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安徽淮北平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布局与衔接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的必要性第10-11页
        1.2.1 提升耕地产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第10页
        1.2.2 增强耕地“体质”,推进安全粮食工程第10页
        1.2.3 避免重复投资,促进资源节约第10-11页
        1.2.4 优化工程布局,避免无效投资第11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3.1 研究目的第11页
        1.3.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4.1 国外的研究第12-14页
        1.4.2 国内的研究第14-15页
        1.4.3 研究述评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1.5.1 技术路线第16页
        1.5.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支撑技术第18-21页
    2.1 理论基础第18-19页
        2.1.1 地学理论第18页
        2.1.2 生态学理论第18-19页
        2.1.3 土壤学理论第19页
        2.1.4 经济学理论第19页
        2.1.5 土地利用规划学理论第19页
    2.2 支撑技术第19-21页
        2.2.1 3S技术第19-20页
        2.2.2 测绘技术第20页
        2.2.3 农业技术第20页
        2.2.4 工程技术第20-21页
3 安徽省淮北平原土地整治实证研究——以泗县为例第21-51页
    3.1 项目区简介第21-32页
        3.1.1 地理位置第21页
        3.1.2 自然条件第21-23页
        3.1.3 社会经济条件第23页
        3.1.4 水资源平衡分析第23-29页
        3.1.5 土地利用现状第29-32页
    3.2 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第32-38页
        3.2.1 布局思路第33页
        3.2.2 工程布局第33-38页
    3.3 土地整治工程衔接第38-43页
        3.3.1 衔接思路第38页
        3.3.2 衔接工程第38-43页
    3.4 主要工程设计内容第43-51页
        3.4.1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第43-45页
        3.4.2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第45-49页
        3.4.3 田间道路工程设计第49页
        3.4.4 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设计第49-51页
4 基于淮北平原土地整治实证研究的若干思考第51-52页
    4.1 土地整治简单理解为土地平整第51页
    4.2 渠道截弯取直第51页
    4.3 田间道路设计不尽合理第51页
    4.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重视不够第51-52页
5 结果与讨论第52-54页
    5.1 结果第52-53页
        5.1.1 创新了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的路径第52页
        5.1.2 提出了工程纵向与横向衔接技术第52页
        5.1.3 具体工程布局与衔接建议第52-53页
    5.2 讨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区域生态补偿研究
下一篇:论穆时英创作中的尼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