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力学特性分析与施工监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悬索桥静动力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学者对悬索桥静动力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学者对悬索桥静动力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自锚式悬索桥特点 | 第13-14页 |
1.3.1 自锚式悬索桥的力学特点 | 第13页 |
1.3.2 自锚式悬索桥的优缺点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自锚式悬索桥计算理论 | 第15-24页 |
2.1 悬索桥静力计算理论 | 第15-18页 |
2.1.1 弹性理论 | 第15-16页 |
2.1.2 挠度理论 | 第16-17页 |
2.1.3 有限位移理论 | 第17-18页 |
2.1.4 自锚式悬索桥的计算理论 | 第18页 |
2.2 分项振动理论 | 第18-21页 |
2.2.1 竖向挠曲振动 | 第18-19页 |
2.2.2 扭转振动 | 第19-20页 |
2.2.3 横向振动 | 第20-21页 |
2.3 移动荷载三角形分析模型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悬索桥整体结构静力分析 | 第24-39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4-26页 |
3.2 悬索桥有限元模型 | 第26-29页 |
3.2.1 模型的建立及技术要求 | 第26-27页 |
3.2.2 荷载作用分析 | 第27-29页 |
3.3 主塔结构的静力计算 | 第29-32页 |
3.3.1 主塔的设计 | 第29-30页 |
3.3.2 主塔静力计算结果 | 第30-32页 |
3.4 钢箱梁结构的静力计算 | 第32-34页 |
3.4.1 钢箱梁的设计 | 第32-33页 |
3.4.2 钢箱梁静力计算结果 | 第33-34页 |
3.5 缆索结构的静力计算 | 第34-38页 |
3.5.1 缆索的设计 | 第34-35页 |
3.5.2 主缆静力计算结果 | 第35-37页 |
3.5.3 吊索静力计算结果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悬索桥动力特性及移动荷载时程分析 | 第39-56页 |
4.1 概述 | 第39页 |
4.2 悬索桥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39-52页 |
4.2.1 悬索桥的受迫振动 | 第39-43页 |
4.2.2 荷载速度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43-48页 |
4.2.3 荷载大小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48-52页 |
4.3 刚度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4.3.1 索塔刚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2 加劲梁刚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3 吊索刚度的影响 | 第54页 |
4.3.4 主缆刚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自锚式悬索桥监测与分析 | 第56-64页 |
5.1 施工监控的意义与监测方案 | 第56-58页 |
5.1.1 施工监控的意义 | 第56页 |
5.1.2 应力监测内容与方案 | 第56-58页 |
5.2 监测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5.2.1 主塔应力分析 | 第58-59页 |
5.2.2 钢箱梁应力分析 | 第59-61页 |
5.2.3 吊索应力分析 | 第61-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