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下部煤层卸压开采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下部煤层卸压开采覆岩破断规律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采动对底板的破坏扰动机理 | 第15页 |
1.2.4 底板巷道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5 跨采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2 下部煤层卸压开采覆岩演化特征研究 | 第21-33页 |
2.1 下部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力学分析 | 第21-25页 |
2.2 下部煤层开采卸压范围 | 第25-27页 |
2.3 卸压开采主要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2.4 10煤卸压开采数值模拟分析 | 第28-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底板巷道受跨采影响失稳特征研究 | 第33-47页 |
3.1 跨采时的采场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 第33-41页 |
3.1.1 采场走向底板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 第33-37页 |
3.1.2 采场沿倾向底板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 第37-39页 |
3.1.3 采场底板破坏深度分析 | 第39-41页 |
3.2 动压底板巷道围岩失稳特征 | 第41-45页 |
3.2.1 采动影响巷道的失稳机理 | 第41-43页 |
3.2.2 跨采不同阶段巷道失稳程度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跨采上山巷道受采动影响失稳特征数值研究 | 第47-93页 |
4.1 数值研究模型的建立与模拟方案 | 第47-49页 |
4.2 数值研究结果分析 | 第49-91页 |
4.2.1 上部7煤回采前底板巷道的掘进位置的布置模拟研究 | 第49-56页 |
4.2.2 10煤开采前、后巷道与上方采煤面的垂直距离不同时围岩的破坏程度 | 第56-64页 |
4.2.3 底板巷道与7煤工作面水平距离不同时的围岩稳定性研究 | 第64-72页 |
4.2.4 底板巷道位于相同层位不同岩性的岩层中受采动影响的变形破坏特征 | 第72-84页 |
4.2.5 多巷道之间位置不同时采动应力的叠加效应对围岩稳定的影响程度 | 第84-9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5 跨采扰动下底板巷道稳定性的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 第93-99页 |
5.1 相似模拟的模型建立 | 第93-95页 |
5.2 相似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 第95-9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6 采动巷道围岩控制的工程实践 | 第99-107页 |
6.1 扰动影响下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 | 第99页 |
6.2 上山巷道跨采前加固措施 | 第99-103页 |
6.2.1 加固工程概况 | 第99页 |
6.2.2 83采区上山主体巷道加固施工方案 | 第99-103页 |
6.3 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与加固效果评价 | 第103-10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7 结论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