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禽论文

广东小鹅瘟病毒血清学调查及VP3特异抗原片段的高效表达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10-22页
    1.1 小鹅瘟病毒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 小鹅瘟病毒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第11页
    1.3 小鹅瘟病毒结构蛋白的分子结构特点第11-13页
    1.4 小鹅瘟的流行病学第13页
    1.5 小鹅瘟的诊断方法第13-16页
        1.5.1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第13-14页
        1.5.2 电镜检测技术第14页
        1.5.3 血清学诊断第14-16页
            1.5.3.1 琼脂扩散试验第14页
            1.5.3.2 病毒中和试验第14-15页
            1.5.3.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15页
            1.5.3.4 免疫胶体金试验第15-16页
    1.6 小鹅瘟的综合防治措施第16-17页
    1.7 基因工程疫苗第17-18页
    1.8 高免血清的研究第18-19页
    1.9 诺如病毒(NoV) P-particle研究进展第19-21页
        1.9.1 NoV的分子结构第19-20页
        1.9.2 NoV P-particle的抗原呈递作用第20-21页
    1.10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第22-37页
    2.1 试验仪器和材料第22-24页
        2.1.1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1.2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2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24-37页
        2.2.1 小鹅瘟血清学检测第24-25页
        2.2.2 小鹅瘟病毒的增殖与DNA的提取第25-26页
            2.2.2.1 小鹅瘟病毒的增殖第25页
            2.2.2.2 小鹅瘟病毒DNA的提取第25-26页
        2.2.3 设计合成PCR引物第26页
        2.2.4 PCR扩增及鉴定第26-27页
        2.2.5 pMD-VP3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27-31页
            2.2.5.1 PCR产物的纯化第27-28页
            2.2.5.2 VP3目的基因与pMD18-T simple vector的连接第28页
            2.2.5.3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28-29页
            2.2.5.4 重组质粒pMD-VP3的阳性筛选鉴定第29-30页
            2.2.5.5 重组质粒pMD-VP3的质粒提取第30-31页
            2.2.5.6 重组质粒pMD-VP3的双酶切鉴定第31页
            2.2.5.7 VP3目的片段的凝胶回收第31页
        2.2.6 重组质粒载体的纯化第31-33页
            2.2.6.1 载体质粒的提取第31-32页
            2.2.6.2 P-particle-VP8质粒DNA的双酶切处理第32页
            2.2.6.3 P颗粒载体DNA酶切产物的酚-氯仿抽提第32-33页
            2.2.6.4 P颗粒载体DNA去磷酸化第33页
            2.2.6.5 P颗粒载体的凝胶回收第33页
        2.2.7 重组表达质粒P-particle-VP3的构建第33-35页
            2.2.7.1 P颗粒载体与目的片段的连接第33-34页
            2.2.7.2 连接反应液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第34页
            2.2.7.3 P-particle-VP3阳性克隆的筛选鉴定第34页
            2.2.7.4 P-particle-VP3的质粒提取第34页
            2.2.7.5 重组表达质粒P-particle-VP3的双酶切鉴定第34页
            2.2.7.6 保存P-particle-VP3重组表达质粒第34-35页
            2.2.7.7 重组质粒P-particle-VP3转化BL21第35页
            2.2.7.8 重组菌的表达筛选第35页
        2.2.8 P-particle-VP3菌液测序以及同源性分析第35页
        2.2.9 重组表达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35-37页
            2.2.9.1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35-36页
                2.2.9.1.1 重组蛋白最适IPTG浓度的优化第35页
                2.2.9.1.2 重组蛋白最适表达时间的优化第35-36页
            2.2.9.2 重组蛋白SDS-PAGE鉴定第36-37页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47页
    3.1 小鹅瘟血清学检测结果第37-39页
    3.2 VP3片段PCR扩增结果第39页
    3.3 重组质粒pMD-VP3菌落PCR鉴定第39-40页
    3.4 重组质粒pMD-VP3质粒双酶切鉴定第40-41页
    3.5 P-particle-VP8质粒双酶切第41-42页
    3.6 重组质粒P-particle-VP3(DH5α)菌落PCR鉴定第42页
    3.7 重组表达质粒P-particle-VP3质粒双酶切鉴定第42-43页
    3.8 重组质粒P-particle-VP3(BL21)菌落PCR鉴定第43-44页
    3.9 测序第44-45页
    3.10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45-47页
        3.10.1 重组蛋白最适IPTG浓度的优化第45-46页
        3.10.2 重组蛋白最适表达时间的优化第46-47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47-50页
    4.1 血清学调查分析第47-48页
    4.2 新型P-particle-VP3重组质粒的研究展望第48-50页
致谢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59页
    1 P Particle-VP3插入片段测序结果第58页
    2 VP3同源性分析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游憩行为的广州市休闲农业园景观分析研究
下一篇:不同环境应激对肉鹅免疫力、肠道微生物及生长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