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国际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1.3.2 国内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2 声发射技术的研究 | 第22-36页 |
2.1 声发射的检测原理 | 第22页 |
2.2 声发射的产生 | 第22-23页 |
2.3 声发射波的类别和传播速度 | 第23-24页 |
2.3.1 声发射波的种类 | 第23-24页 |
2.3.2 声发射波的传播速度 | 第24页 |
2.4 声发射源的定位技术 | 第24-25页 |
2.5 声发射的参数 | 第25-28页 |
2.5.1 累积计数参数 | 第26-27页 |
2.5.2 变化率参数 | 第27-28页 |
2.5.3 统计参数 | 第28页 |
2.5.4 声发射特征参数 | 第28页 |
2.6 声发射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技术 | 第28-34页 |
2.6.1 声发射信号的分类 | 第29-30页 |
2.6.2 声发射信号的处理技术 | 第30-34页 |
2.7 声发射技术的特点 | 第34-35页 |
2.8 声发射技术的工程应用 | 第35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不同应力条件下煤矿岩石力学实验 | 第36-52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36-41页 |
3.1.1 制取实验试件 | 第36-38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38-41页 |
3.2 加载方式 | 第41-42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42-44页 |
3.4 单轴实验测得的力学参数 | 第44页 |
3.5 单轴压缩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3.5.1 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44-48页 |
3.5.2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同其他参数的关系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4 不同应力路径下声发射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78页 |
4.1 声发射在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活动规律 | 第52-62页 |
4.1.1 控制位移一次加载下岩石的声发射活动规律 | 第52-55页 |
4.1.2 控制应力一次加载下岩石的声发射活动规律 | 第55-57页 |
4.1.3 控制应力循环加卸载下岩石的声发射活动规律 | 第57-60页 |
4.1.4 Felicity比在循环加卸载中的发展规律 | 第60-62页 |
4.2 声发射在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的时间效应 | 第62-65页 |
4.3 加载与卸载时声发射对比 | 第65-66页 |
4.4 岩石破坏过程的声发射定位及空间演化 | 第66-73页 |
4.5 声发射定位点与岩石破坏模式的对比 | 第73-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5 单轴压缩下岩石破坏的声发射数值模拟 | 第78-92页 |
5.1 RFPA理论简介 | 第78-79页 |
5.1.1 RFPA的基本描述 | 第78页 |
5.1.2 RFPA的方法要点 | 第78-79页 |
5.1.3 RFPA研究的问题 | 第79页 |
5.2 RFPA2D软件的特点 | 第79-82页 |
5.2.1 RFPA2D软件简介 | 第79页 |
5.2.2 RFPA2D软件的基本原理 | 第79-82页 |
5.3 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的单轴压缩声发射数值研究 | 第82-91页 |
5.3.1 模型建立和加载方式的选择 | 第82-83页 |
5.3.2 不同应力路径下砂岩和泥岩的破坏过程分析 | 第83-87页 |
5.3.3 不同应力路径下砂岩和泥岩的AE分析 | 第87-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92-94页 |
6.1 结论 | 第92页 |
6.2 不足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