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部分:基于肌理导控原则下南京市金陵村“城中村”景观改造设计成果 | 第11-46页 |
1.基于肌理导控原则下南京市金陵村“城中村”景观改造设计作品图片 | 第11-30页 |
1.1.总体设计图片 | 第11-17页 |
1.2.详细设计图片 | 第17-30页 |
1.2.1.入口广场和民宿区图片 | 第17-20页 |
1.2.2.旱水广场和回迁区图片 | 第20-23页 |
1.2.3.小游园和短租公寓图片 | 第23-26页 |
1.2.4.展示活动中心图片 | 第26-28页 |
1.2.5.水街设计图片 | 第28-29页 |
1.2.6.主街道图片 | 第29-30页 |
2.基于肌理导控原则下南京市金陵村“城中村”景观改造设计过程图片 | 第30-46页 |
2.1.区位交通分析 | 第30-32页 |
2.1.1.区位分析 | 第30-31页 |
2.1.2.周边交通 | 第31-32页 |
2.2.实地调研情况 | 第32-33页 |
2.3.原始肌理分析 | 第33-36页 |
2.3.1.空间关系分析 | 第33-34页 |
2.3.2.原有道路分析 | 第34页 |
2.3.3.建筑密度分析 | 第34-35页 |
2.3.4.单体建筑分析 | 第35页 |
2.3.5.现有资源分析 | 第35-36页 |
2.4.SWOT分析 | 第36-37页 |
2.5.主题概念 | 第37-39页 |
2.5.1.设计主题 | 第37页 |
2.5.2.设计理念 | 第37-38页 |
2.5.3.设计定位 | 第38-39页 |
2.6.元素提取及运用 | 第39-46页 |
2.6.1.元素提取 | 第39-40页 |
2.6.2.元素应用 | 第40-46页 |
第二部分:基于肌理导控原则下南京市金陵村“城中村”景观改造设计报告 | 第46-115页 |
1.设计市场需求报告 | 第46-65页 |
1.1.城中村景观改造的意义 | 第46页 |
1.2.金陵村存在的问题 | 第46-51页 |
1.2.1.物质层面的问题 | 第46-47页 |
1.2.2.理论管理层面的问题 | 第47-48页 |
1.2.3.操作层面的问题 | 第48-51页 |
1.3.案例分析 | 第51-56页 |
1.3.1 猎德村改造案例分析 | 第51-54页 |
1.3.2 浜河村改造案例分析 | 第54-56页 |
1.3.3 小结 | 第56页 |
1.4 基地分析 | 第56-64页 |
1.4.1 金陵村概况 | 第56-57页 |
1.4.2.金陵村物资源分析调查 | 第57-61页 |
1.4.3.金陵村主体居民需求调查 | 第61-63页 |
1.4.4.金陵村社会历史调查 | 第63-64页 |
1.5.小结 | 第64-65页 |
1.5.1.物质上对原有问题的解决 | 第64页 |
1.5.2.非物质上对当地肌理文脉的传承 | 第64-65页 |
2.设计理论研究报告 | 第65-77页 |
2.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66-73页 |
2.1.1.城中村相关理论研究 | 第66-68页 |
2.1.2.城市肌理相关理论研究 | 第68-73页 |
2.2.国内理论研究 | 第73-76页 |
2.2.1.城中村的发展研究 | 第73-76页 |
2.3.重点研究理论形成策略 | 第76-77页 |
3.基于肌理导控原则下南京市金陵村“城中村”景观改造设计过程报告 | 第77-111页 |
3.1.前期调研及分析 | 第77-88页 |
3.1.1.改造背景与意义 | 第77-79页 |
3.1.2.项目背景分析 | 第79-84页 |
3.1.3.现状肌理分析 | 第84-88页 |
3.2.主题概念解析 | 第88-90页 |
3.2.1.设计主题 | 第88-89页 |
3.2.2.设计理念 | 第89页 |
3.2.3.设计原则 | 第89-90页 |
3.3.设计定位 | 第90-93页 |
3.3.1.功能定位 | 第90-91页 |
3.3.2.设计思路 | 第91页 |
3.3.3.设计方法 | 第91-93页 |
3.4.理论对设计的指导 | 第93-94页 |
3.4.1.设计策略 | 第93-94页 |
3.4.2.设计元素提取 | 第94页 |
3.5.设计实践落实 | 第94-111页 |
3.5.1.总体设计 | 第94-101页 |
3.5.2.详细设计 | 第101-105页 |
3.5.3.专项设计 | 第105-111页 |
4.基于肌理导控原则下南京市金陵村“城中村”景观改造设计总结报告 | 第111-113页 |
4.1.设计总结 | 第111页 |
4.1.1.研究成果 | 第111页 |
4.1.2.存在不足 | 第111页 |
4.2.课题展望 | 第111-113页 |
4.2.1.策略参照 | 第111页 |
4.2.2.展望期许 | 第111-113页 |
5.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6.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