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组织与管理论文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评标办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方法第12-15页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2-13页
        1.3.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概述第15-26页
    2.1 招投标的起源和发展第15-16页
        2.1.1 国外招投标的起源和发展第15页
        2.1.2 国内招投标的起源和发展第15-16页
    2.2 我国工程建设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综述第16-17页
    2.3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第17-20页
        2.3.1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标准第17-18页
        2.3.2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式第18页
        2.3.3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流程第18-20页
    2.4 我国现阶段工程建设交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3页
        2.4.1 招标制度不够完善第20-21页
        2.4.2 市场参与者行为不够规范第21-22页
        2.4.3 招标技术不成熟第22-23页
    2.5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评标的发展第23-26页
        2.5.1 推行电子招投标的优点第23-24页
        2.5.2 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第三章 施工招标评标办法分析第26-35页
    3.1 施工招标评标原则第26-27页
    3.2 常见的评标办法及分析第27-31页
        3.2.1 综合评估法第27-29页
        3.2.2 经评审的低价中标法第29-30页
        3.2.3 其他评标办法第30-31页
    3.3 天津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评标办法及分析第31-35页
        3.3.1 天津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评标办法第31-32页
        3.3.2 天津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各评标办法比较分析第32-33页
        3.3.3 天津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评标办法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评标模型的建立第35-46页
    4.1 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立第35-43页
        4.1.1 层次分析法概述及基本步骤第35-39页
        4.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标模型的建立第39-43页
    4.2 模糊评价法模型的建立第43-46页
        4.2.1 模糊评价法概述及基本原理第43-44页
        4.2.2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评标模型的建立第44-46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第46-53页
    5.1 案例背景第46页
        5.1.1 工程概况第46页
        5.1.2 工程招标情况第46页
    5.2 评标模型的建立第46-51页
        5.2.1 评标指标的确立第46-47页
        5.2.2 准则层权重的确定第47-48页
        5.2.3 方案层权重的确定第48-49页
        5.2.4 中标候选人的确定第49-51页
    5.3 案例分析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3-55页
    6.1 主要结论第53页
    6.2 研究的建议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风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项目群视角下非洲水运工程投标项目选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