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3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循环流化床主要运行参数对N_2O排放的影响 | 第12-25页 |
·总论 | 第12-15页 |
·床温 | 第15-16页 |
·氧量 | 第16-18页 |
·分级燃烧 | 第18-20页 |
·脱硫剂及金属氧化物 | 第20-22页 |
·颗粒粒径 | 第22-23页 |
·煤种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循环流化床N_2O控制的主要方法 | 第25-31页 |
·再燃 | 第25-27页 |
·煤与生物质混烧 | 第27-29页 |
·反向分级燃烧 | 第29-3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循环流化床N_2O的生成与转化机理 | 第33-56页 |
·煤中氮元素的存在及变迁 | 第33-36页 |
·燃料氮随挥发分的析出 | 第33-35页 |
·燃煤锅炉N_2O的来源 | 第35-36页 |
·燃煤锅炉中N_2O的生成与转化机理 | 第36-54页 |
·总论 | 第36-39页 |
·N_2O的均相生成 | 第39-42页 |
·N_2O的均相分解 | 第42-43页 |
·N_2O的非均相生成 | 第43-45页 |
·N_2O的非均相分解 | 第45-47页 |
·焦炭参与的NO向N_2O的转化 | 第47-51页 |
·循环流化床中N_2O和NOx的生成与衍变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3章 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N_2O排放的现场试验 | 第56-72页 |
·引言 | 第56页 |
·设备简介 | 第56-63页 |
·现场试验工况及测试结果 | 第63-67页 |
·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床温的影响 | 第67-68页 |
·氧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二次风量的影响 | 第69页 |
·不同煤种的对比 | 第69-70页 |
·N_2O温室效应当量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单颗粒煤燃烧N_2O生成机理的试验研究 | 第72-113页 |
·试验系统 | 第72-79页 |
·试验系统的设计理念 | 第72-74页 |
·单颗粒燃烧试验系统的特点 | 第74页 |
·反应器 | 第74-76页 |
·配气系统 | 第76-77页 |
·称重系统 | 第77页 |
·烟气分析仪 | 第77-79页 |
·试验煤种的特性 | 第79-88页 |
·着火燃尽性能 | 第81-83页 |
·活化能 | 第83-85页 |
·煤样的视密度测量 | 第85-87页 |
·煤颗粒样品的制备 | 第87-88页 |
·试验结果 | 第88-106页 |
·无烟煤和烟煤颗粒在770℃,7%氧量环境中的燃烧 | 第88-95页 |
·颗粒燃烧的总体氮平衡 | 第95-97页 |
·N_2O与NOx生成过程的同步性 | 第97-98页 |
·两个燃烧阶段的N_2O、NOx产生过程 | 第98-101页 |
·两个燃烧阶段的燃料N转化率 | 第101-106页 |
·N_2O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6-109页 |
·温度对N_2O生成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氧量对N_2O生成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3页 |
第5章 循环流化床N_2O的生成与控制研究 | 第113-158页 |
·研究目的 | 第113-114页 |
·模化计算 | 第114-118页 |
·模化计算的原则 | 第114页 |
·Glickman模化准则 | 第114-115页 |
·模化结果 | 第115-118页 |
·小结 | 第118页 |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第118-126页 |
·炉膛本体的尺寸和结构 | 第118-120页 |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 第120-121页 |
·试验整体系统 | 第121-126页 |
·温度和氧量对N_2O、NOx的影响 | 第126-134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126-130页 |
·氧量的影响 | 第130-134页 |
·循环流化床中的氮平衡 | 第134-142页 |
·计算方法 | 第134-136页 |
·循环流化床氮平衡计算结果 | 第136-138页 |
·循环流化床与单颗粒煤燃烧的氮转化对比 | 第138-142页 |
·空气分级与N_2O、NOx排放 | 第142-153页 |
·循环流化床中的分级燃烧 | 第142页 |
·不同配风方式的氮氧化物排放对比 | 第142-146页 |
·反向分级配风的N_2O减排原理与效果 | 第146-150页 |
·反向分级的燃尽风率优化 | 第150-153页 |
·再燃温度 | 第153-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158-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个人简历 | 第169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