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瓜类病虫害论文--黄瓜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黄瓜品种(材料)抗霜霉病鉴定、评价与基因定位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前言第11页
    1.2 黄瓜霜霉病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黄瓜霜霉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第11页
        1.2.2 黄瓜霜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1.2.3 黄瓜霜霉病菌的侵染的症状第12-13页
        1.2.4 黄瓜霜霉病菌的侵染第13页
        1.2.5 黄瓜霜霉病菌的流行规律第13-14页
    1.3 黄瓜抗霜霉病鉴定的研究第14-15页
        1.3.1 接种方法、接种浓度与接种期第14页
        1.3.2 鉴定方法第14-15页
    1.4. 抗性基因定位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1 分子标记与抗性基因定位第15-16页
        1.4.2 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定位第16页
        1.4.3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基因定位第16-17页
        1.4.4 SLAF-seq(Specific Length Amplif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第17页
    1.5 黄瓜抗霜霉病遗传规律研究第17-18页
    1.6 黄瓜抗霜霉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第18-19页
第二章 黄瓜霜霉病菌接种与抗病性鉴定研究第19-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页
        2.1.1 菌种来源第19页
        2.1.2 黄瓜品种及来源第19页
        2.1.3 保绿培养基及其它试剂第19页
    2.2 方法第19-22页
        2.2.1 供试菌种的繁殖与孢子囊悬浮液的配制第19页
        2.2.2 孢子囊悬浮液在不同条件下孢子囊的萌发试验第19-20页
        2.2.3 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不同温度处理对致病力的影响研究第20页
        2.2.4 室内接种方法研究第20-21页
        2.2.5 田间接种方法与抗病性鉴定研究第21-22页
        2.2.6 病情分级标准第22页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2-32页
        2.3.1 无糖悬浮液中孢子囊和5%蔗糖悬浮液中孢子囊的萌发率比较第22-27页
        2.3.2 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不同温度处理对致病力的影响研究第27-28页
        2.3.3 室内活体接种方法研究第28页
        2.3.4 室内离体叶片接种第28-30页
        2.3.5 黄瓜霜霉病田间接种浓度与方法第30页
        2.3.6 大棚中人工接种与抗病性鉴定第30-31页
        2.3.7 露天人工接种于抗病性鉴定第31-32页
        2.3.8 自然发病抗性鉴定第32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黄瓜田间抗霜霉病性鉴定与评价研究第34-4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3.1.1 材料第34-36页
        3.1.2 对照品种的确定第36页
        3.1.3 抗病性鉴定标准确定第36-37页
        3.1.4 第二年中抗以上抗病品种验证第37页
        3.1.5 生产中抗性品种的丧失监测第3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3.2.1 对照品种的确定第37-38页
        3.2.2 抗性鉴定标准的确定第38-39页
        3.2.3 第二年中抗以上抗病品种验证第39-41页
        3.2.4 生产中抗性品种的监测第41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黄瓜抗霜霉病基因定位第43-5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4.1.1 植物材料第43页
        4.1.2 霜霉病接种与抗病性评价第43页
        4.1.3 SLAF-seq基因定位技术第43-4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4.2.1 定位群体抗病性评价第45页
        4.2.2 主要测序结果第45-47页
        4.2.3 SNP-index方法关联结果第47-48页
        4.2.4 ED方法关联结果第48-49页
        4.2.5 候选关联区域筛选与最终基因初步定位第49页
    4.3 本节结果与讨论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3页
    5.1 黄瓜霜霉菌孢子囊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第50页
    5.2 孢子囊悬浮液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长期保持对致病力的影响第50页
    5.3 室内活体叶片接种第50页
    5.4 室内离体叶片接种第50-51页
    5.5 田间接种方法与鉴定方法第51-52页
        5.5.1 田间接种浓度与接种方法第51页
        5.5.2 大棚中人工接种与抗病性鉴定第51页
        5.5.3 露地人工接种与抗病性鉴定第51页
        5.5.4 自然发病鉴定第51-52页
    5.6 黄瓜田间抗霜霉病性鉴定与评价第52页
    5.7 生产中抗性品种抗性丧失监测第52页
    5.8 黄瓜抗霜霉病基因定位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江县大气质量影响评价分析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中江县水稻螟虫发生特点及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螟害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