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序论 | 第9-15页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 第9-12页 |
1.2 研究方法及构成 | 第12-15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构成 | 第13-14页 |
1.2.3 研究构成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回顾 | 第15-23页 |
2.1 相关研究 | 第15-23页 |
2.1.1 标准制定与制定战略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2.1.2 标准及标准化相关既有研究 | 第18-23页 |
第3章 标准与标准化及理论分析 | 第23-47页 |
3.1 标准与标准化 | 第23-33页 |
3.1.1 标准的概念 | 第23-24页 |
3.1.2 标准化的定义 | 第24-25页 |
3.1.3 标准的分类 | 第25-30页 |
3.1.4 标准与法令的关系 | 第30-32页 |
3.1.5 标准与专利,知识产权 | 第32-33页 |
3.2 理论性背景和分析方法 | 第33-47页 |
3.2.1 标准化利害关系者及行为者区分 | 第33-35页 |
3.2.2 韩国经济构造变化 | 第35-38页 |
3.2.3 国家-市场关系构造和标准化机构的位向和作用 | 第38-45页 |
3.2.4 分析对象和方法 | 第45-47页 |
第4章 韩国标准关联法及法律的指定机构 | 第47-67页 |
4.1 韩国的标准关联法 | 第47-65页 |
4.1.2 标准化机构的变化 | 第58-65页 |
4.2 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韩国标准化政策的演变 | 第67-99页 |
5.1 国家标准化政策的变化 | 第67-78页 |
5.1.1 国家标准化政策的变化 | 第67-78页 |
5.2 国家标准制定趋势 | 第78-96页 |
5.2.1 引进及稳定期(1962~80 年):依据开发主义政策的国家标准化 | 第89-93页 |
5.2.2 扩大期(1998~2007 年):世界化的加强与国际标准化 | 第93-95页 |
5.2.3 调整期(2008~14 年):标准的合理化及再调整 | 第95-96页 |
5.3 服务贸易标准化: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 第96页 |
5.4 小结 | 第96-99页 |
第6章 韩国标准化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 第99-117页 |
6.1 初期标准化政策时期的矛盾 | 第99-105页 |
6.1.1 对外贸易出口主导型产业的标准化 | 第99-101页 |
6.1.2 国内经济发展及品质管理的强化 | 第101-104页 |
6.1.3 国民消费水平提高及利害关系主体的角色变化 | 第104-105页 |
6.2 移动通信标准为中心的矛盾 | 第105-112页 |
6.2.1 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 | 第105-107页 |
6.2.2 利害关系主体及矛盾的变化 | 第107-109页 |
6.2.3 围着国际标准化国家标准化基本计划矛盾 | 第109-112页 |
6.3 韩国标准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 第112页 |
6.4 小结 | 第112-11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17-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附录A 表、图目录 | 第135-13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