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中风古方用药规律分析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8-14页 |
一、古代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 第8-10页 |
(一)唐宋以前对中风的认识 | 第8页 |
(二)唐宋以后对中风的认识 | 第8-10页 |
二、现代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 第10-12页 |
(一)现代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现代中医对中风证型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现代中医对中风治疗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TCMISS软件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部分 中风古代方剂用药规律探讨 | 第14-27页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文献检索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16-27页 |
(一)药物频次统计 | 第16-17页 |
(二)药物四气统计 | 第17-18页 |
(三)药物五味统计 | 第18页 |
(四)药物归经统计 | 第18-19页 |
(五)药物功效频数统计 | 第19-21页 |
(六)用药模式与关联规则 | 第21-23页 |
(七)新方组合数据统计 | 第23-2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38页 |
一、对频数统计结果的前10味中药的探讨 | 第27-29页 |
二、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结果探讨 | 第29-31页 |
(一)善用温性药,重在和阴阳,调气血 | 第29-30页 |
(二)五味辛为主,佐之甘和苦 | 第30-31页 |
(三)归经主入肝,佐之以脾 | 第31页 |
三、常用药物功效频数分析结果探讨 | 第31-34页 |
四、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分析 | 第34页 |
五、新方组合分析 | 第34-37页 |
六、小结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综述 | 第42-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发表论文 | 第60-65页 |
详细摘要 | 第65-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