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外竞争力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3-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国际竞争力决定理论评述 | 第16-26页 |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第16页 |
·竞争力决定要素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经典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9页 |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19页 |
·创新理论 | 第19-20页 |
·竞争力要素关系理论基础—竞争优势理论与“钻石模型” | 第20-22页 |
·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22-26页 |
·单指标评价法 | 第22-23页 |
·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 | 第23-26页 |
第3章 基于结构方程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决定模型 | 第26-37页 |
·分析目标与思路 | 第26页 |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第26-28页 |
·国际竞争力决定理论框架依据 | 第26-27页 |
·竞争力决定要素选取的原则 | 第27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27-28页 |
·国际竞争力决定模型的网络结构 | 第28-29页 |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 第29-32页 |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 第29-30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 | 第30-32页 |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32-34页 |
·模型初步检验及修正 | 第32-33页 |
·模型估计结果 | 第33-34页 |
·模型拟合优度评价 | 第34页 |
·竞争要素贡献特征及评价分析 | 第34-37页 |
·竞争要素贡献特征 | 第34-35页 |
·中国各竞争要素评价分析 | 第35-37页 |
第4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 第37-48页 |
·分析目标与思路 | 第37页 |
·贝叶斯网络模型方法 | 第37-40页 |
·贝叶斯网络原理 | 第37-38页 |
·贝叶斯网络的构造方法 | 第38页 |
·贝叶斯网络建模具体流程 | 第38-40页 |
·数据的选择及处理 | 第40-42页 |
·数据的选择 | 第40页 |
·数据的离散化 | 第40-41页 |
·数据的离散化结果 | 第41-42页 |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运行与回代检验 | 第42-43页 |
·模型运行结果 | 第42页 |
·回代检验 | 第42-43页 |
·基于反向推理功能的提升路径选择 | 第43-48页 |
·反向推理 | 第43-44页 |
·竞争力达到准发达水平下我国竞争要素等级结构 | 第44-45页 |
·竞争力达到发达水平下我国竞争要素等级结构 | 第45-46页 |
·比较分析与路径选择 | 第46-48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及局限性分析 | 第48-52页 |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提升政府效率 | 第48页 |
·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 第48-49页 |
·优化企业产业,提高生产率 | 第49页 |
·加强社会价值体系建设 | 第49-50页 |
·推进科技创新 | 第50页 |
·加强教育投资 | 第50-51页 |
·全文总结与局限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