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对比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在人类史上从没有停止过,为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从常规的抗震技术到现在的消能减震技术以及隔震技术,减震技术在不断成熟。我国已经熟练应用常规的抗震技术,消能减震技术及隔震技术因其良好的效果,各国也正在推广应用,近些年的地震灾害,让我们认识到,对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是从根本上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措施,随着《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的出台,很多新建和既有建筑结构中采用了消能减震技术,该技术的应用需要在理论技术成熟的基础。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是个往复迭代试算的过程,一般的工程设计人员不易掌握,设计周期较长。消能减震减震结构设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为结构的附加阻尼比,无论设计前对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的预估,还是在设计后其对结构的附加阻尼比大小的确认,对于实际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种对比方法确定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工程设计人员有所帮助。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特点、设防标准、设计方法及附加阻尼比的计算方法;2、结合设计经验,总结出一种对比确定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的方法;这种等效算法将被乌鲁木齐市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技术规程引入,但是没有相关的理论分析研究,仅仅依据的是多年的设计经验,本文结合已完工程实例,进行时程分析验证对比算法的有效性,为规程引用这种方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3、通过一简单模型,应用软件模拟地震波,将其输入不同阻尼比的结构,对比了结构的动力(地震)时程响应受阻尼比的影响;4、结合已完工程教学楼及乌恰鑫汇鑫大厦这两个工程实例,建立PKPM模型(无控结构)及ETABS模型(有控结构)、分别输入地震波到两种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对比结构的时程响应,以确定消能减震结构的附加阻尼比,将所得的附加阻尼比与实际工程的附加阻尼比进行对比,验证对比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消能减震结构 附加阻尼比 工程实例 时程分析 对比算法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352.1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度聚合物/锂藻土层层自组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
下一篇:干燥气候区高温冷水机组的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