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情感性精神病论文

应激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BDNF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应激对重症抑郁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基因甲基化在重症抑郁障碍发病中的影响,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甲基化和重症抑郁障碍的关系,明确遗传、神经、环境因素在重症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重症抑郁障碍的可能的发病机理,及生活事件影响重症抑郁障碍发病的可能的途径,进一步探究重症抑郁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并为重症抑郁障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更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严格按照DSM-IV诊断标准,选取48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根据生活事件量表再分为应激组(1es≥20分)与非应激组和27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AMD-17评定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抽取被试外周静脉全血,提取基因组DNA,经重亚硫酸氢盐修饰,直接测序法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进行定量检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重症抑郁障碍应激组、非应激组及正常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启动子区19CPG位点甲基化差异及三组甲基化整体水平;检验显著性水准均采用α=0.05。结果:1、重症抑郁障碍应激组、非应激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启动子CPG1、CPG2、CPG3、CPG4、CPG5、CPG6、CPG7、CPG9、CPG11、CPG12、 CPG13、CPG15、CPG16、CPG17、CPG19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PG10、CPG14、CPG18位点,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抑郁障碍应激组和重症抑郁障碍非应激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启动子CPG位点甲基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重症抑郁障碍应激组、非应激组与正常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启动子CPG整体甲基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抑郁障碍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启动子CPG整体甲基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激可能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无密切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可能不是重症抑郁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启动子区CpG序列甲基化的直接原因。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有密切关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水平可以作为重症抑郁障碍诊断的生物标志物。3、BDNF基因启动子区CPG整体甲基化水平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有密切关系,可能影响重症抑郁障碍发病。
【关键词】:重症抑郁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甲基化 应激 发病机制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9.4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DNF基因甲基化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CMYA5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