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实验一 变形链球菌的培养及牙本质粉的制备与处理 | 第13-22页 |
1 材料 | 第13-14页 |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实验仪器 | 第14页 |
2 方法 | 第14-17页 |
·变形链球菌的复苏与培养 | 第14页 |
·变形链球菌的观察与鉴定 | 第14页 |
·变形链球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14-15页 |
·牙本质粉的制备 | 第15页 |
·青链双抗溶液的稀释 | 第15-16页 |
·青链双抗溶液对牙本质粉最小除菌浓度 | 第16页 |
·变形链球菌引起牙本质源MMPs活性改变的最短作用时间 | 第16页 |
·ICTP标准曲线的绘制和ICTP浓度测定 | 第1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3 结果 | 第17-19页 |
·相差显微镜观察及鉴定结果 | 第17页 |
·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曲线 | 第17-18页 |
·青链双抗溶液对牙本质粉最小除菌浓度 | 第18-19页 |
·变形链球菌引起牙本质源MMPs活性改变的最短作用时间 | 第19页 |
4 讨论 | 第19-21页 |
5 结论 | 第21-22页 |
实验二 变形链球菌及其代谢产物对牙本质源MMPs活性的影响 | 第22-29页 |
1 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 方法 | 第23-25页 |
·牙本质粉的制备 | 第23页 |
·变形链球菌标准菌悬液的制备 | 第23页 |
·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物混合溶液的制备 | 第23-24页 |
·实验分组及处理 | 第24页 |
·ICTP标准曲线的测量及各实验组数据的测量 | 第24-25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3 结果 | 第25-27页 |
4 讨论 | 第27-28页 |
5 结论 | 第28-29页 |
实验三 变形链球菌菌体蛋白对牙本质MMPs活性的影响 | 第29-36页 |
1 材料 | 第3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 方法 | 第30-32页 |
·牙本质粉的制备 | 第30页 |
·变形链球菌标准菌悬液的制备 | 第30页 |
·变形链球菌菌体蛋白的制备 | 第30-31页 |
·牙本质粉分组及处理 | 第31-32页 |
·ICTP标准曲线的绘制和ICTP浓度的测定 | 第32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2页 |
3 结果 | 第32-34页 |
4 讨论 | 第34-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全文总结 | 第36-38页 |
文献回顾 | 第38-45页 |
1 龋病与变形链球菌 | 第38-40页 |
·龋病 | 第38页 |
·变形链球菌 | 第38页 |
·变形链球菌的致龋作用 | 第38-40页 |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第40-43页 |
·基质金属蛋白酶概述 | 第40-41页 |
·牙本质源MMPs | 第41-42页 |
·牙本质源MMPs激活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42页 |
·牙本质源MMPs活性检测技术 | 第42-43页 |
3. 变形链球菌与牙本质源MMPs | 第43-45页 |
·牙本质源MMPs在龋病中的作用 | 第43页 |
·变形链球菌对牙本质源MMPs的作用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