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私人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反垄断私人诉讼原告资格的类型与学理基础 | 第9-13页 |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原告类型 | 第9-10页 |
·竞争者的原告资格 | 第9页 |
·间接购买者的原告资格 | 第9-10页 |
·群体性受害者的原告资格 | 第10页 |
·反垄断私人诉讼原告资格学理基础 | 第10-13页 |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原告资格的法理分析 | 第10-11页 |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原告资格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11-13页 |
2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原告资格确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8页 |
·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原告资格范围表述模糊 | 第13-14页 |
·私人诉讼起诉条件不明 | 第14页 |
·反垄断私人监督力度不够 | 第14-15页 |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法院对私人诉讼案件的懈怠 | 第15-16页 |
·私人诉讼案件的执行问题 | 第16页 |
·私人诉讼原告缺乏利益驱动 | 第16-18页 |
3 完善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建议 | 第18-30页 |
·立法和司法解释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18-25页 |
·扩大原告资格范围的立法建议 | 第18-22页 |
·对私人起诉条件的重新建构 | 第22-24页 |
·完善反垄断私人监督制度 | 第24-25页 |
·实践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25-30页 |
·改革法院立案制度 | 第25-27页 |
·创立代理人诉讼制度 | 第27-28页 |
·建立两倍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 第28-30页 |
4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