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非婚同居概述 | 第9-14页 |
(一) 对“非婚同居”的界定 | 第9-12页 |
1、非婚同居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 第9-11页 |
2、对非婚同居现象的定位 | 第11-12页 |
(二) 对“非婚同居”现象的历史考察 | 第12-14页 |
1、历史发展 | 第12-13页 |
2、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二、对国外非婚同居现行立法的考察 | 第14-23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 | 第14-18页 |
1、美国 | 第14-16页 |
2、英国 | 第16页 |
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事实伴侣关系法》 | 第16-18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第18-20页 |
1、德国 | 第18-19页 |
2、法国 | 第19-20页 |
(三) 对国外非婚同居立法的比较、分析与评价 | 第20-23页 |
1、等同于婚姻制度的登记制 | 第21页 |
2、不同于婚姻制度的登记制 | 第21-22页 |
3、不同于婚姻制度的不登记制 | 第22-23页 |
三、我国对“非婚同居”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3-31页 |
(一) 必要性分析 | 第23-27页 |
1、迫切的现实需要 | 第23-25页 |
2、尊重当事人选择自由的需要 | 第25-26页 |
3、保护弱者权益的需要 | 第26-27页 |
(二) 可行性分析 | 第27-31页 |
1、对反对对非婚同居进行法律规制观点的驳斥 | 第27-29页 |
2、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 第29-30页 |
3、以实现社会正义为目标 | 第30-31页 |
四、我国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的现状及法律制度构建 | 第31-42页 |
(一) 我国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的现状 | 第31-35页 |
1、绝对承认阶段 | 第32-33页 |
2、有条件的承认阶段 | 第33-34页 |
3、完全不承认阶段 | 第34页 |
4、有条件的追认阶段 | 第34-35页 |
(二) 我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35-42页 |
1、立法原则 | 第36-37页 |
2、立法模式 | 第37-38页 |
3、具体立法建议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