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鱼病学论文

鱼类GABA受体与相关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及其纯化分离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缩略语(Abbreviations)第15-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21页
   ·氟虫腈对人畜的安全性及对昆虫的高效性第17-18页
   ·氟虫腈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严重毒性第18页
   ·1,4-苯二氮卓类化合物在鱼类GABAA受体研究中的应用第18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在分离哺乳动物GABAA受体的应用第18-19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荧光探针与哺乳动物GABAA受体相互作用研究第19页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第19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1-44页
   ·GABA受体分类第21页
   ·GABAA受体的分子结构和分布特点第21-24页
     ·GABAA受体分子结构第21-23页
     ·GABAA受体亚单位及分布第23页
     ·GABAA受体的活性部位第23-24页
   ·氟虫腈及对不同生物的毒性差异第24-25页
   ·GABAA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手段第25-35页
     ·放射性标记法研究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第25-28页
     ·荧光探针法研究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第28-31页
     ·计算模拟技术研究GABAA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第31-32页
     ·相关计算机模拟方法简介第32-35页
       ·同源模建(homology modeling)第32-33页
       ·分子动力学第33-35页
       ·分子对接第35页
   ·GABAA受体分离纯化研究第35-42页
     ·去污剂对GABAA受体蛋白分离的影响第36-39页
     ·GABAA受体的纯化方法第39-42页
       ·亲和层析法在哺乳动物GABAA受体纯化中的应用第39-40页
       ·其他分离方法在哺乳动物GABAA受体纯化中的应用第40-42页
       ·亲和层析法在鱼类GABAA受体纯化中的应用第42页
   ·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设计思想与合成路线第44-51页
   ·本研究的总体设计思想第44-45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RO7及洗脱剂合成路线设计第45-46页
   ·荧光探针合成路线设计第46-47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RO7荧光探针合成路线设计第46页
     ·氟虫腈荧光探针合成路线设计第46-47页
   ·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氟虫腈与鱼类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设计第47页
   ·亲和基质琼脂糖-二氧化硅亲和载体的制备路线设计第47-48页
     ·非磁性二氧化硅微球路线设计第47-48页
     ·实心和空心磁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路线设计第48页
     ·琼脂糖-二氧化硅亲和载体制备过程设计第48页
   ·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第48-49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RO7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路线设计第48-49页
     ·氟虫腈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路线设计第49页
   ·鱼类GABAA受体的亲和分离实验设计第49-51页
第四章 1,4-苯二氮卓类化合物RO7及氟西泮的合成第51-68页
   ·实验部分第52-57页
     ·实验试剂第52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2页
     ·实验方法第52-57页
       ·N-苄氧羰基3碘乙胺的制备第52-53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RO7的制备第53-56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Ⅱ(氟西泮)的制备第56-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7页
     ·化合物最优合成条件筛选第57-63页
       ·化合物3最优制备条件筛选第57-58页
       ·化合物4最优制备条件筛选第58-60页
       ·N-苄氧羰基3碘乙胺最优制备条件筛选第60-61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RO7盐酸盐最优制备条件筛选第61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Ⅱ氟西泮最优制备条件筛选第61-63页
     ·化合物图谱分析第63-67页
       ·N-苄氧羰基3碘乙胺的红外光谱图谱分析第63-64页
       ·化合物1的红外光谱图谱分析第64页
       ·化合物2的红外光谱图谱分析第64-65页
       ·化合物3的红外光谱图谱分析第65-66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RO7的红外光谱图谱分析第66-67页
       ·1,4-苯二氮卓化合物氟西泮红外光谱图谱分析第67页
   ·结论第67-68页
第五章 荧光探针法研究 1,4-苯二氮卓化合物与鱼类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第68-79页
   ·实验部分第69-72页
     ·实验动物第69页
     ·实验试剂第69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69页
     ·实验方法第69-72页
       ·RF荧光探针的制备第69-70页
       ·组织膜受体制剂的制备第70页
       ·荧光配体RF与组织膜受体制剂的结合实验第70-72页
   ·结果与讨论第72-78页
     ·产物的结构鉴定第72页
     ·光学性能检测分析第72-74页
     ·不同溶剂体系对荧光配体荧光强度的影响第74-75页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动力学分析第75-77页
     ·GABA竞争性结合实验分析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第六章 荧光探针法研究氟虫腈与鱼类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第79-90页
   ·实验部分第80-82页
     ·实验动物第80页
     ·实验试剂第80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80-81页
     ·实验方法第81-82页
       ·FF荧光探针的制备第81页
       ·受体膜制剂的制备第81-82页
       ·荧光配体FF与受体膜制剂的结合实验第82页
   ·结果与讨论第82-89页
     ·产物的结构鉴定第82-83页
     ·光学性能检测分析第83-85页
     ·不同溶剂体系对荧光配体荧光强度的影响第85-86页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动力学分析第86-89页
   ·结论第89-90页
第七章 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氟虫腈与鱼类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第90-111页
   ·实验部分第91-93页
     ·同源模建第91-93页
       ·选择序列第91-92页
       ·选择模板第92页
       ·亚基构建第92页
       ·将模型进行有效组合第92页
       ·模型的优化与修正第92页
       ·氟虫腈与受体模型结合活性.袋的确定第92-93页
       ·氟虫腈及氟虫腈荧光探针分子与受体模型对接第93页
   ·结果与讨论第93-109页
     ·斑马鱼GABAA受体同源建模第93-96页
     ·氟虫腈及氟虫腈荧光探针分子与斑马鱼GABAA受体模型的对接第96-100页
       ·氟虫腈与斑马鱼GABAA受体模型的对接第96-98页
       ·氟虫腈荧光探针分子与受体模型的对接第98-100页
     ·氟虫腈代谢产物与斑马鱼GABAA受体模型的对接分析第100-106页
     ·氟虫腈与大鼠GABAA受体相互作用第106-109页
       ·哺乳动物大鼠GABAA受体同源建模第106-108页
       ·氟虫腈与大鼠GABAA受体模型的对接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第八章 琼脂糖-二氧化硅亲和载体的制备第111-134页
   ·实验部分第112-116页
     ·实验试剂第112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112页
     ·实验方法第112-116页
       ·无磁性实心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第112-113页
       ·实心磁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第113页
       ·空心磁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第113页
       ·琼脂糖-二氧化硅复合粒子的制备第113-114页
       ·琼脂糖-二氧化硅复合粒子表面的环氧化第114页
       ·反应温度对环氧基密度的影响第114页
       ·反应时间对环氧基密度的影响第114页
       ·环氧活化剂用量对环氧基密度的影响第114-115页
       ·DMSO及NaOH浓度对环氧基密度的影响第115页
       ·环氧基密度的测定第115页
       ·样品表征第115-1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16-133页
     ·非磁性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第116-120页
       ·非磁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形成机理第116页
       ·非磁性二氧化硅微球形貌分析第116-120页
     ·磁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机理分析第120-128页
       ·磁性二氧化硅微球形貌及结构表征第121-128页
     ·琼脂糖-二氧化硅复合粒子的形貌表征第128-129页
     ·琼脂糖-二氧化硅复合粒子表面琼脂糖环氧活化剂活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9-133页
       ·DMSO和NaOH浓度对环氧活化剂活化率的影响第129-130页
       ·反应温度对环氧活化剂活化率的影响第130-131页
       ·反应时间对环氧活化剂活化率的影响第131-132页
       ·活化剂浓度对环氧活化剂活化率的影响第132页
       ·环氧基偶联密度的确定第132-133页
   ·结论第133-134页
第九章 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及鱼类GABAA受体纯化分离初探第134-153页
   ·实验部分第134-144页
     ·实验试剂第134-135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135页
     ·缓冲液的配制第135-136页
     ·实验动物第136页
     ·实验方法第136-144页
       ·1,4-苯二氮卓类化合物Ro7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第136-137页
       ·氟虫腈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第137-140页
         ·氟虫腈亲和配体的合成第137-140页
       ·鱼类GABAA受体的亲和分离第140-144页
   ·结果与讨论第144-152页
     ·氟虫腈亲和配基的制备及最优反应条件的筛选第144页
     ·不同反应因素对环氧活化琼脂糖凝胶氨化率的影响第144-145页
     ·不同反应因素对氟虫腈亲和配基的偶联率的影响第145页
     ·RO7及氟虫腈亲和配基偶联密度的测定第145-146页
     ·不同去污剂对GABAA受体蛋白溶出量分析第146-147页
     ·苯二氮卓RO7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鲢鳙脑内GABAA受体第147-150页
       ·分离受体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第149页
       ·蛋白回收率的计算第149-150页
     ·氟虫腈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鲢鳙脑内GABAA受体第150-152页
       ·分离受体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第151-152页
       ·蛋白回收率的计算第152页
   ·结论第152-153页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第153-156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53页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第153-155页
   ·下一步工作计划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80页
致谢第180-181页
附录第181-187页
 F-1 合成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1H NMR谱图第181-184页
 F-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第184-185页
 F-3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85-186页
 F-4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86-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序列特征及基质蛋白与病毒防控药剂相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丹参次生代谢相关基因SmKSL3及SmSPLs的克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