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基于代谢组学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符号说明第13-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5-55页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第15-24页
  1. 流行病学第15-16页
  2. 发病机制第16-21页
  3. 治疗方法第21-24页
 综述二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第24-35页
  1. 中医学对FD病名的认识第24-25页
  2. 中医学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5-27页
  3. 中医学对FD辨证分型的研究第27-29页
  4. 中医学对FD治法的研究第29-34页
  5. 中药胃康宁的探索性研究第34-35页
 综述三 代谢组学在现代中药复方中的应用第35-41页
  1. 基于中医证型的中药复方研究第36-37页
  2. 基于西医病症的中药复方研究第37-39页
  3.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研究第39页
  4. 中药复方药效机制的研究第39-40页
  5.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第40页
  6. 中药复方毒性评价的研究第40-41页
  7. 中药复方煎煮方法的研究第41页
 参考文献第41-55页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一项基于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第55-81页
 前言第55-56页
 资料与方法第56-58页
  1. 文献检索第56页
  2. 检索策略第56页
  3. 纳入/排除标准第56-57页
  4. 资料提取第57页
  5.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第57-58页
  6. 统计方法第58页
 研究结果第58-71页
  1. 文献检索结果第58-66页
  2. 纳入研究质量第66页
  3. 统计分析结果第66-71页
 讨论第71-75页
  1. 主要结果总结第71-72页
  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第72-74页
  3. 纳入文献书写规范化分析第74-75页
  4.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75页
 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第81-125页
 前言第81-82页
 材料与方法第82-86页
  1. 实验材料第82-83页
  2. 实验方法第83-86页
 结果第86-111页
  1. 动物模型评价第86-89页
  2. ~1H NMR检测结果第89-111页
 讨论第111-116页
  1. 基于代谢网络分析探讨中药胃康宁干预FD的作用机制第111-116页
  2. FD动物模型相关思考第116页
 小结第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5页
结语第125-127页
 结论第125页
 创新与展望第125-127页
  1. 意义与创新第125页
  2. 不足与展望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29-131页
个人简历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胸痹心痛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下一篇:痰湿体质DNA甲基化、miRNA及IncRNA表达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