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铀资源与危害 | 第12-15页 |
| ·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12-13页 |
| ·含铀废水污染与危害 | 第13-14页 |
| ·含铀废水的治理方法 | 第14-15页 |
| ·常用吸附材料 | 第15-17页 |
| ·黏土矿石 | 第15页 |
| ·高分子材料 | 第15-16页 |
| ·生物质 | 第16页 |
| ·碳材料 | 第16-17页 |
| ·介孔碳材料 | 第17-20页 |
| ·简介 | 第17-18页 |
| ·介孔碳材料的合成 | 第18-20页 |
| ·介孔碳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第20-21页 |
| ·气体吸附 | 第20页 |
| ·生物分子吸附 | 第20-21页 |
| ·有机物吸附 | 第21页 |
| ·金属离子吸附 | 第21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偕胺肟化纳米级有序介孔碳球对铀(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24-44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4-26页 |
|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26页 |
| ·偕胺肟化纳米级有序介孔碳球的制备 | 第26-27页 |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27-28页 |
| ·选择性吸附实验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43页 |
| ·材料结构表征 | 第28-33页 |
|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6-38页 |
|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洗脱及重复性使用 | 第40-41页 |
| ·离子选择性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磷酸化纳米级有序介孔碳球对铀(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44-60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7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4-46页 |
|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46页 |
| ·磷酸化纳米级有序介孔碳球的制备 | 第46页 |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46-47页 |
| ·选择性吸附实验 | 第4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9页 |
| ·材料结构表征 | 第47-50页 |
|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50-52页 |
|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4-56页 |
| ·洗脱及重复性使用 | 第56-57页 |
| ·离子选择性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功能化纳米级有序介孔碳球修复铀污土壤的应用研究 | 第60-76页 |
| ·引言 | 第60-61页 |
|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1-62页 |
|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62页 |
| ·功能材料的合成 | 第62页 |
| ·供试土壤 | 第62页 |
| ·实验设计与实施 | 第62-6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3页 |
| ·Ca~(2+)浓度对修复的影响 | 第63-65页 |
| ·CO_3~(2-)浓度对修复的影响 | 第65-66页 |
| ·流速对修复的影响 | 第66-67页 |
| ·Yoon-Nelson模型的拟合 | 第67-70页 |
| ·Thomas模型的拟合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展望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