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已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第14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14-17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第17页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17页
     ·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第18-45页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第18-3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生的基本理论第18-21页
     ·列宁关于民生的基本理论第21-23页
     ·孙中山关于民生的基本理论第23-26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的基本理论第26-33页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依据第33-45页
     ·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第34-36页
     ·劳动者就业和收入中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公共卫生与医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中国城乡养老保障体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中国住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第3章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创新第45-56页
   ·确立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新地位和理论新指南第45-47页
     ·战略新地位: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45-47页
     ·理论新指南:科学发展观第47页
   ·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奋斗新目标和政治新理念第47-50页
     ·奋斗新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47-48页
     ·政治新理念:"三民"思想第48-50页
   ·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新取向和时代新思维第50-51页
     ·价值新取向:公平与效率并重第50页
     ·时代新思维:共建共享第50-51页
   ·制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新策略和实践新任务第51-56页
     ·发展新策略:四大方略第51-54页
     ·实践新任务:"五有"目标第54-56页
第4章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创新第56-68页
   ·促进"学有所教"的主要措施和创新第56-59页
     ·增加了公共教育投入第56-57页
     ·促进了教育公平第57-59页
     ·扩大了人民群众参与第59页
   ·促进"劳有所得"的主要措施和创新第59-62页
     ·进一步完善劳动权和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第59-60页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第60-62页
   ·促进"病有所医"的主要措施和创新第62-63页
   ·促进"老有所养"的主要对策和创新第63-65页
     ·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第63页
     ·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障模式第63-64页
     ·继续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第64-65页
   ·促进"住有所居"的主要对策和创新第65-68页
     ·进一步完善了经济适用房制度第65-66页
     ·进一步完善了廉租房制度第66页
     ·进一步完善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第66-68页
第5章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成就第68-79页
   ·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第68-70页
     ·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第68-69页
     ·教育资源条件显著改善第69页
     ·教育公平保障措施不断加强第69-70页
     ·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第70页
   ·劳动者就业和收入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第70-73页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第70-71页
     ·市场导向就业机制逐步形成和完善第71-73页
   ·公共卫生与医疗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第73-75页
     ·居民总体健康状况持续改善第73页
     ·公共卫生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性疾病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第73-74页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第74-75页
     ·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彻底缓解"看病贵"难题第75页
   ·城乡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第75-76页
     ·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持续扩大第75页
     ·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基金运行稳定第75-76页
     ·积累了巨额资金,活跃了资本市场,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第76页
   ·住房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第76-79页
     ·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第76-77页
     ·农村住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第77-79页
第6章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特征与经验启示第79-89页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特征第79-82页
     ·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第79-80页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第80页
     ·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第80-81页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第81页
     ·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第81-82页
   ·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验启示第82-89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方针第82-83页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根本途径第83-84页
     ·借鉴国外民生建设的有益经验是重要选择第84-85页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民众为主体力量是基本理念第85-86页
     ·坚持制度建设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重要保障第86页
     ·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第86-89页
结语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致谢第95-97页
附录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研究
下一篇:“灌输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