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前言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造纸厂脱墨渣污泥的性质及其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 ·造纸厂废纸脱墨污泥现有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 第11-12页 |
| ·活性炭的性质与制备 | 第12-13页 |
| ·活性炭的性质 | 第12页 |
| ·活性炭的制备 | 第12-13页 |
| ·造纸工业漂白废水的产生及性质 | 第13-14页 |
| ·漂白废水的产生 | 第13页 |
| ·漂白废水的性质 | 第13-14页 |
| ·废水漂白处理技术的现状 | 第14页 |
| ·污泥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5-18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8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18-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21页 |
| ·脱墨渣污泥有机物及固定碳含量 | 第18页 |
| ·脱墨渔污泥有机物含量测定 | 第18-19页 |
| ·脱墨澄污泥固定碳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 ·Na_2S_2O_3标准溶液标定 | 第19-20页 |
| ·碘标准溶液标定 | 第20页 |
| ·脱墨渣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的测定 | 第20-21页 |
| ·化学仪器及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 ·造纸厂E段漂白废水的水质及检测指标 | 第22-23页 |
| ·COD_(cr)测定 | 第22-23页 |
| ·色度测定 | 第23页 |
| ·浊度测定 | 第23页 |
| ·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 | 第23-24页 |
| ·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步骤 | 第23-24页 |
| ·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 | 第24页 |
| ·脱墨污泥基活性炭的表征 | 第24-26页 |
| ·原料热重分析 | 第24页 |
| ·活性炭XRD分析 | 第24页 |
| ·活性炭电镜扫描(SEM)分析 | 第24页 |
| ·活性炭的再生及再生率计算 | 第24-26页 |
| 3. KOH活化法制备单一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 | 第26-38页 |
| ·过筛水洗脱墨渣污泥原料的热重分析 | 第26页 |
| ·单一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 第26-29页 |
| ·炭碱比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活化时间对脱墨渣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活性炭的表征 | 第29-33页 |
| ·单一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9页 |
| ·单一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电镜扫描(SEM)表面形貌分析 | 第29-30页 |
| ·单一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第30-33页 |
| ·活性炭的应用 | 第33-35页 |
| ·活性炭对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效果 | 第33-34页 |
| ·活性炭处理造纸厂E段漂白废水效果分析 | 第34页 |
| ·活性炭的再生及利用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 4. KOH活化法制备木粉和脱墨渣污泥混合基活性炭 | 第38-52页 |
| ·实验描述 | 第38页 |
| ·木粉和脱墨渣混合原料的热重分析 | 第38页 |
| ·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 第38-42页 |
| ·木粉添加量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炭碱比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活性炭的表征 | 第42-47页 |
| ·活性炭的X衍射图谱分析(XRD) | 第42-43页 |
| ·活性炭电镜扫描(SEM)表面形貌分析 | 第43-45页 |
|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第45-47页 |
| ·所制活性炭的应用 | 第47-50页 |
| ·对业甲基蓝脱色效果的分析 | 第47-48页 |
| ·处理造纸厂E段漂白废水效果的分析 | 第48-49页 |
| ·活性炭的再生利用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5. ZnCl_2活化法制备单一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 | 第52-66页 |
| ·试验描述 | 第52页 |
| ·脱墨渣污泥原料的热重分析 | 第52页 |
| ·单一脱墨渣污泥基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 第52-56页 |
| ·ZnCl_2质量分数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固液比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所制活性炭的表征 | 第56-61页 |
| ·活性炭的X衍射图谱(XRD)分析 | 第56-57页 |
| ·活性炭电镜扫描(SEM)表面形貌分析 | 第57-59页 |
| ·活性炭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分析 | 第59-61页 |
| ·活性炭比表面积分析 | 第59页 |
| ·活性炭孔径分布 | 第59-61页 |
| ·所制活性炭的应用 | 第61-64页 |
| ·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脱色效果的分析 | 第61-62页 |
| ·活性炭处理造纸厂E段漂白废水效果分析 | 第62页 |
| ·活性炭的再生及利用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6. ZnCl_2活化法制备木粉和脱墨渣污泥混合基活性炭 | 第66-80页 |
| ·实验描述 | 第66页 |
| ·木粉和脱墨渣污泥混合原料热重分析 | 第66页 |
| ·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 第66-70页 |
| ·木粉添加量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66-67页 |
| ·ZnCl_2质量分数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67-68页 |
| ·固液比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68-69页 |
|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 | 第69-70页 |
|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碘值得影响 | 第70页 |
| ·活性炭的表征 | 第70-75页 |
| ·活性炭的X衍射图谱(XRD)分析 | 第71页 |
| ·活性炭电镜扫描(SEM)表面形貌分析 | 第71-73页 |
| ·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第73-75页 |
| ·所制活性炭的应用 | 第75-78页 |
| ·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脱色效果的分析 | 第75-76页 |
| ·活性炭E段漂白废水处理效果的分析 | 第76页 |
| ·活性炭的再生及利用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页 |
| ·建议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个人简介 | 第86-88页 |
| 导师简介 | 第88-90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