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的正义观及其意义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序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休谟正义观的理论来源 | 第8-15页 |
第一节 来自他人的理论借鉴 | 第8-11页 |
一、古希腊时期的正义思想 | 第8-10页 |
二、英国早期经验主义社会政治思想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休谟的思想体系 | 第11-15页 |
一、休谟的生平与著作 | 第11-12页 |
二、经验主义认识论 | 第12-13页 |
三、情感主义伦理学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休谟正义观的内容 | 第15-27页 |
第一节 正义产生的条件 | 第15-18页 |
一、主观条件:适度的自私与有限的慷慨 | 第15-17页 |
二、客观条件:资源的稀缺与财物占有的不稳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正义的性质 | 第18-21页 |
一、人为性 | 第18-19页 |
二、规则性 | 第19-20页 |
三、功利性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正义的核心内容:财产权 | 第21-23页 |
一、财产的占有与正义 | 第21-22页 |
二、财产权的三个基本规则 | 第22-23页 |
第四节 正义的作用与保障 | 第23-27页 |
一、正义的作用:保护财产权和维持社会秩序 | 第24页 |
二、正义与政府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休谟正义观的局限性与意义 | 第27-33页 |
第一节 休谟正义观的局限性 | 第27-29页 |
一、重视财产正义,忽视其他正义 | 第27页 |
二、重视结果正义,忽视程序正义 | 第27-28页 |
三、不彻底性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休谟正义观的意义 | 第29-33页 |
一、休谟正义观的理论意义 | 第30-31页 |
二、休谟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 第31-33页 |
总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