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开缝圆肋传热性能数值研究及场协同原理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9页
   ·翅片管式传热表面简介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第10-12页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2-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2章 强化换热技术概述第14-20页
   ·强化换热技术意义第14页
   ·对流强化传热机理分析第14-15页
   ·强化换热技术的发展方向第15-17页
   ·场协同原理简介第17-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数值求解第20-37页
   ·CFD软件简述第20-22页
   ·物理模型及其简化第22页
   ·数学描述第22-24页
     ·控制方程的描述第22-23页
     ·边界条件第23-24页
   ·基于SIMPLE算法的流场数值计算第24-25页
   ·数值求解过程第25-36页
     ·利用Gambit创建模型第25-28页
     ·利用FLUENT数值求解第28-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平直圆肋数值模拟分析第37-70页
   ·引言第37-39页
   ·光管增加肋片的场协同原理分析第39-41页
   ·平直圆肋模拟结果分析第41-44页
     ·温度场分析第41-43页
     ·不同位置截面的场协同分析第43-44页
   ·不同风速下平直圆肋性能分析第44-50页
   ·肋片间距对换热性能影响分析第50-56页
   ·基管管径对换热性能影响分析第56-63页
   ·不同基管形状的换热性能对比分析第63-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开缝圆肋数值模拟分析第70-100页
   ·引言第70-72页
   ·开缝圆肋与平直圆肋的比较分析第72-79页
   ·开缝长度对开缝圆肋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9-81页
   ·开缝突起高度对开缝圆肋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第81-84页
   ·开缝圆肋开缝位置的场协同分析第84-91页
   ·优化突起桥片形状对比分析第91-93页
   ·优化突起桥片开口方向对比分析第93-96页
   ·椭圆基管后部加密开缝圆肋的性能对比分析第96-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热力除氧器除氧效果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