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基金系 QDII 概述及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32页 |
·QDII 基金概述及分类 | 第23-24页 |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的收益率 | 第24-25页 |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 | 第25-26页 |
·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管理能力 | 第26-27页 |
·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7-28页 |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 第28-30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金系 QDII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41页 |
·基金系 QDII 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 | 第32-38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32-33页 |
·模型的解析 | 第33-38页 |
·基金系 QDII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41页 |
·构建原则 | 第38-39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指标说明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金系 QDII 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41-51页 |
·评价指标的数据选取 | 第41-44页 |
·样本与样本分组 | 第41-43页 |
·基础数据说明 | 第43-44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44页 |
·变量指标计算 | 第44-46页 |
·指标因子分析处理 | 第46-51页 |
·确定公共因子 | 第46-48页 |
·因子得分矩阵与排名 | 第48-50页 |
·聚类分析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1-53页 |
·基金系 QDII 的发展建议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