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9-16页 |
1 古代医学对儿童FC的研究 | 第9-12页 |
·中医命名源流 | 第9-10页 |
·病因病机 | 第10-11页 |
·辨证分型 | 第11-12页 |
2 现代医学对儿童FC的研究 | 第12-15页 |
·病因 | 第12-13页 |
·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分型及临床表现 | 第14页 |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3 归芪通便汤的方药组成、方义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15-16页 |
·方药组成 | 第15页 |
·方义分析 | 第15页 |
·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6-2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实验动物 | 第16页 |
·饲养条件 | 第16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16-17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7页 |
·实验动物喂养 | 第17页 |
·便秘造模方法 | 第17页 |
·实验动物处理方法 | 第17-18页 |
·指标检测 | 第18-19页 |
3 观测指标与方法 | 第19页 |
4 实验数据处理 | 第19页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小鼠一般行为及排便情况 | 第19页 |
·小鼠 6h内首次排黑便时间 | 第19-20页 |
·小鼠 6h内排黑便粒数 | 第20-21页 |
·小鼠 6h内排黑便湿重、干重及含水量 | 第21-23页 |
·小鼠结肠VIP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6 讨论 | 第24-27页 |
·立题先进性 | 第24-25页 |
·便秘模型的选择 | 第25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附录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