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息时代下艺术美学的新元素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内容 | 第8页 |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发展趋势 | 第10页 |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2章 解读全息 | 第11-14页 |
| ·全息影像概念溯源及发展 | 第11页 |
| ·全息一词的概念 | 第11页 |
|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1-13页 |
| ·全息技术衍生全息艺术 | 第13-14页 |
| 第3章 全息艺术的审美特征 | 第14-25页 |
| ·三维中的视觉机制 | 第14-15页 |
| ·全息影像的美学特征 | 第15-19页 |
| ·全息艺术的“感性美” | 第16-17页 |
| ·全息艺术深入意识的美 | 第17-18页 |
| ·全息艺术的非线性美 | 第18-19页 |
| ·全息影像引发的美学观念变革 | 第19-25页 |
| ·全息技术的艺术化生存 | 第20-21页 |
| ·全息艺术与美学观念变革 | 第21-23页 |
| ·全息影像产生的艺术内涵 | 第23-25页 |
| 第4章 全息影像在艺术创作中的弊端 | 第25-27页 |
| ·展示效果的局限性 | 第25页 |
| ·设备、技术上的限制 | 第25页 |
| ·跨领域协作 | 第25-27页 |
| 第5章 全息影像在未来应用中的展望 | 第27-30页 |
| ·全息影像的性质 | 第27-29页 |
| ·全息影像具有三维性 | 第27页 |
| ·全息影像具有可分割性 | 第27-28页 |
| ·全息影像可大容量储存信息 | 第28-29页 |
| ·纵观当下,展望未来 | 第29-30页 |
| 第6章 全息影像实验研究 | 第30-33页 |
| ·创作主题选定 | 第30-31页 |
| ·创作意义 | 第30-31页 |
| ·创作过程 | 第31-32页 |
| ·展馆空间设计的构成元素 | 第31页 |
| ·展馆空间设计的视觉元素 | 第31页 |
| ·展馆空间设计的形式法则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38页 |
| 获奖情况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