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芦苇为原料多种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吸—脱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活性炭概述 | 第9-10页 |
·活性炭的制备原料 | 第10页 |
·矿物类原料 | 第10页 |
·植物类原料 | 第10页 |
·其他含碳废弃物 | 第10页 |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第10-11页 |
·物理活化法 | 第10页 |
·化学活化法 | 第10-11页 |
·化学物理活化法 | 第11页 |
·其他活化方法 | 第11页 |
·活性炭的应用 | 第11-13页 |
·活性炭在液相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活性炭在气相中的应用 | 第12页 |
·活性炭在储能领域中的应用 | 第12页 |
·活性炭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活性炭的再生 | 第13-14页 |
·活性炭的热再生法 | 第13页 |
·活性炭的化学再生法 | 第13页 |
·活性炭的其他再生法 | 第13-14页 |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活性炭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测试分析方法 | 第16-23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16-17页 |
·活性炭样品的制备 | 第17页 |
·原料的炭化 | 第17页 |
·炭化料的活化 | 第17页 |
·活性炭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17页 |
·活性炭样品的吸脱附性能测试方法 | 第17-19页 |
·活性炭样品的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 第18页 |
·活性炭样品的脱附性能测试方法 | 第18-19页 |
·吸附性能模拟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等温吸附模拟方法 | 第19页 |
·吸附动力学模拟方法 | 第19-20页 |
·吸附机制模拟方法 | 第20-21页 |
·吸附热力学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芦苇杆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23-40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过程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9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产率及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 第24-28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及微孔形貌分析 | 第28-29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FTIR分析 | 第29-30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动力学吸附分析 | 第30-32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平衡吸附模拟分析 | 第32-33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动力学吸附模拟分析 | 第33-36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吸附机制模拟分析 | 第36-37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37-38页 |
·芦苇杆活性炭的脱附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40-56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过程 | 第40-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5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 第42-44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及微孔形貌分析 | 第44-45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FTIR分析 | 第45-46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动力学吸附分析 | 第46-47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平衡吸附模拟分析 | 第47-48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动力学吸附模拟分析 | 第48-51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吸附机制模拟分析 | 第51-53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53-54页 |
·芦苇纤维素基活性炭的脱附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