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灾变分析及灾害防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岩溶对隧道施工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岩溶隧道突涌水机理研究 | 第12-13页 |
·非线性理论在岩溶隧道灾变失稳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岩溶的探测预报技术研究 | 第14-15页 |
·岩溶的处治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岩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 第17-24页 |
·岩溶的产生条件 | 第17页 |
·岩溶的分类 | 第17-19页 |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 第19-20页 |
·岩溶对隧道产生危害的原因 | 第20-21页 |
·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岩溶发育隧道涌水的力学分析 | 第24-31页 |
·岩溶突水力学分析 | 第24-27页 |
·岩溶突水能量积蓄阶段 | 第24-25页 |
·岩溶剧变失稳破坏阶段 | 第25-27页 |
·岩溶的水作用下岩石裂纹扩展机理 | 第27-30页 |
·拉剪破坏模式 | 第28-29页 |
·压剪破坏扩展模式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岩溶隧道的灾变机理 | 第31-40页 |
·防突层灾变破坏机理 | 第31-34页 |
·防突层力学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岩溶系统的弹性应变能及突变模型 | 第32-33页 |
·失稳判据及防突层临界变形 | 第33-34页 |
·结构面变形诱发破坏的突变分析 | 第34-39页 |
·岩溶夹层岩体本构关系 | 第34-36页 |
·岩溶隧洞形变过程势能变化 | 第36页 |
·岩溶隧洞的尖点突变模型 | 第36-38页 |
·岩溶隧洞软弱夹层蠕变控制因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岩溶隧道的超前预报技术 | 第40-54页 |
·隧道超前预报概述 | 第40-41页 |
·隧道超前预报技术 | 第40-41页 |
·隧道超前预报流程 | 第41页 |
·岩溶隧道超前预报常用方法 | 第41-53页 |
·地质法 | 第41-43页 |
·超前导坑法 | 第43页 |
·地质雷达法 | 第43-48页 |
·红外探测法 | 第48-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岩溶处治技术研究 | 第54-62页 |
·岩溶的分类 | 第54页 |
·岩溶处治措施 | 第54-60页 |
·小型溶洞处治措施 | 第54-57页 |
·大型充填淤泥型溶洞处治措施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建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