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比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4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2页
   ·文章综述第12-14页
2 不动产登记的基本理论第14-20页
   ·不动产登记的含义第14页
   ·不动产登记的性质第14-16页
     ·不动产登记性质的几种学说第14-15页
     ·不动产登记性质的确定第15-16页
   ·不动产登记的功能第16-17页
   ·不动产登记的效力第17-20页
     ·物权变动的根据效力第18页
     ·公示效力第18页
     ·公信效力第18-20页
3 国外不动产登记制度比较第20-38页
   ·不动产登记模式的比较分析第20-28页
     ·不动产登记模式第20-24页
     ·三种不动产登记模式的比较第24-28页
   ·不动产登记机关的比较第28-32页
     ·德国第28-29页
     ·法国第29-30页
     ·英国第30-31页
     ·结论第31-32页
   ·不动产登记薄的比较第32-34页
     ·不动产登记薄的作用第32页
     ·不动产登记薄的设置第32-34页
   ·不动产登记赔偿的比较第34-38页
     ·不动产登记赔偿的理论基础第34-35页
     ·不动产登记错误及其分类第35页
     ·由于登记机构的原因造成登记错误的赔偿制度第35-37页
     ·由于登记申请人的原因引起的错误登记的赔偿制度第37页
     ·由于混合原因引起的错误登记的赔偿制度第37-38页
4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第38-47页
   ·我国《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规定第38-41页
     ·不动产登记的效力第38-39页
     ·统一登记制度第39-40页
     ·预告登记第40页
     ·变更登记和异议登记第40-41页
     ·错误登记的赔偿责任第41页
   ·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特点第41-42页
   ·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议第42-47页
     ·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建立第42-43页
     ·关于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第43-44页
     ·完善当事人在不动产登记中的救济途径第44-45页
     ·不动产登记法的立法展望第45-47页
5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权客体研究
下一篇:国家公职监护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