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4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 ·金属镍的性质及用途 | 第14-16页 |
| ·金属镍的性质 | 第14-15页 |
| ·金属镍的主要用途 | 第15-16页 |
| ·镍矿资源概述 | 第16-19页 |
| ·世界镍矿资源 | 第16-17页 |
| ·中国镍矿资源 | 第17-19页 |
| ·铜镍硫化矿中各矿石特性及其可浮性 | 第19-24页 |
| ·铜镍矿物的矿石特性与其可浮性 | 第19-21页 |
| ·含镁脉石矿物的矿石特性与其可浮性 | 第21-24页 |
| ·铜镍硫化矿浮选降镁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 ·铜镍硫化矿浮选降镁困难的原因 | 第24-26页 |
| ·铜镍硫化矿浮选降镁工艺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 ·铜镍硫化矿浮选降镁药剂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 ·使用络合剂-抑制剂组合浮选降镁的可行性 | 第30-31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33-40页 |
| ·试验矿样及纯矿物的制备 | 第33-34页 |
| ·试验矿样制备 | 第33页 |
| ·纯矿物制备 | 第33-34页 |
| ·试验仪器及药剂 | 第34-36页 |
| ·研究方法 | 第36-40页 |
| ·选矿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7-40页 |
| 第3章 原矿性质研究 | 第40-48页 |
| ·原矿多元素分析 | 第40-41页 |
| ·原矿镍、铜化学物相分析 | 第41页 |
| ·原矿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1-42页 |
| ·原矿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 | 第42-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选矿试验研究 | 第48-95页 |
| ·EDTA 二钠-六偏磷酸钠浮选体系 | 第48-66页 |
| ·磨矿细度与时间关系 | 第49页 |
| ·磨矿细度试验 | 第49-50页 |
| ·粗选络合剂种类试验 | 第50-51页 |
| ·粗选 EDTA 二钠用量试验 | 第51-52页 |
| ·粗选抑制剂种类试验 | 第52-53页 |
| ·粗选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第53-54页 |
| ·粗选矿浆 pH 值试验 | 第54-55页 |
| ·粗选丁黄药用量试验 | 第55-56页 |
| ·粗选 J622 用量试验 | 第56-57页 |
| ·粗选浮选时间试验 | 第57-58页 |
| ·粗选浮选机转速试验 | 第58-59页 |
| ·精选 EDTA 二钠用量试验 | 第59页 |
| ·精选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第59-60页 |
| ·精选 JC 用量试验 | 第60-61页 |
| ·精选 JC 的 pH 值试验 | 第61-62页 |
| ·一次精选浮选时间试验 | 第62-63页 |
| ·EDTA 二钠-六偏磷酸钠浮选体系开路试验 | 第63-66页 |
| ·草酸-六偏磷酸钠浮选体系 | 第66-81页 |
| ·磨矿细度试验 | 第66-67页 |
| ·粗选草酸用量试验 | 第67-68页 |
| ·粗选抑制剂种类试验 | 第68-69页 |
| ·粗选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第69-70页 |
| ·粗选矿浆 pH 值试验 | 第70-71页 |
| ·粗选丁黄药用量试验 | 第71-72页 |
| ·粗选 J622 用量试验 | 第72-73页 |
| ·粗选浮选时间试验 | 第73-74页 |
| ·精选草酸用量试验 | 第74-75页 |
| ·精选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第75-76页 |
| ·精选 JC 用量试验 | 第76-77页 |
| ·精选 JC 的 pH 值试验 | 第77-79页 |
| ·草酸-六偏磷酸钠浮选体系开路试验 | 第79-81页 |
| ·金川现场药剂制度浮选试验 | 第81-83页 |
| ·浮选闭路试验 | 第83-89页 |
| ·EDTA 二钠-六偏磷酸钠浮选体系闭路试验 | 第83-85页 |
| ·草酸-六偏磷酸钠浮选体系闭路试验 | 第85-87页 |
| ·金川现场药剂制度浮选闭路试验 | 第87-89页 |
| ·浮选闭路精矿和尾矿 XRD 分析 | 第89-93页 |
| ·浮选闭路精矿 XRD 图谱 | 第89-91页 |
| ·浮选闭路尾矿 XRD 图谱 | 第91-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 第5章 含镁脉石矿物的抑制机理研究 | 第95-123页 |
| ·镍黄铁矿和蛇纹石的ζ电位分析 | 第95-98页 |
| ·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98-103页 |
| ·纯矿物与丁基钾黄药的红外光谱图 | 第98-100页 |
| ·纯矿物与浮选药剂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图 | 第100-103页 |
| ·纯矿物捕收剂吸附量测定 | 第103-110页 |
| ·丁基钾黄药标准曲线绘制 | 第103-104页 |
| ·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计算 | 第104-105页 |
| ·蛇纹石纯矿物捕收剂吸附量测定 | 第105-107页 |
| ·镍黄铁矿纯矿物捕收剂吸附量测定 | 第107-110页 |
| ·浮选溶液化学计算 | 第110-122页 |
| ·Cu~(2+)-OH-体系的 LgC-pH 图 | 第110-112页 |
| ·Ni~(2+)-OH-体系的 LgC-pH 图 | 第112-114页 |
| ·Cu~(2+)-[C_2O_4]_~(2-)(草酸根)体系的 LgC-pH 图 | 第114-116页 |
| ·Ni~(2+)-[C_2O_4]_~(2-)(草酸根)体系的 LgC-pH 图 | 第116-118页 |
| ·Cu~(2+)-Y~(4-)(EDTA)体系的 LgC-pH 图 | 第118-120页 |
| ·Ni~(2+)-Y~(4-)(EDTA)体系的 LgC-pH 图 | 第120-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3-125页 |
| ·结论 | 第123-124页 |
| ·建议 | 第124-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3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