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拥”关系:安多藏区寺院与拉戴共生关系中的一个本土概念之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5-14页 |
·研究缘起 | 第5-6页 |
·文献回顾及研究思路 | 第6-12页 |
·人类学的佛教研究 | 第6-7页 |
·喜马拉雅藏人社区的人类学研究 | 第7-9页 |
·国内藏区寺院与社区研究 | 第9-11页 |
·相关藏文文献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田野点概述 | 第14-23页 |
·经济 | 第15-17页 |
·社会组织 | 第17-21页 |
·宗教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个体层面的却拥关系 | 第23-38页 |
·供僧的选择 | 第23-25页 |
·僧人与原生家庭 | 第25-27页 |
·制度化的却拥互动 | 第27-31页 |
·岗阿仪式 | 第27-30页 |
·新年之礼 | 第30-31页 |
·非制度化的却拥互动 | 第31-38页 |
·衍生的仪式和社会互动 | 第32-35页 |
·甘珠尔、松曲和葬礼仪式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团体层面的却拥关系 | 第38-45页 |
·净化和治疗:拜玛仪式和祈祷法会 | 第38-40页 |
·竞争与调适 | 第40-41页 |
·开放与内化 | 第41-43页 |
·却拥关系的破裂与新关系的建立 | 第43-45页 |
第五章 跨区域的却拥关系 | 第45-50页 |
·小寺院中的“大人物”——群则 | 第46-48页 |
·从寺院走出来的冬虫夏草商人——达吉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