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绪论 | 第10-12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分析表征手段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纳米CeO_2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及离子交换技术 | 第12-21页 |
| ·纳米CeO_2合成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固相法 | 第12-13页 |
| ·液相法 | 第13-15页 |
| ·沉淀法 | 第13页 |
| (1) 直接沉淀法 | 第13页 |
| (2) 均相沉淀法 | 第13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3-14页 |
| ·溶剂热法 | 第14页 |
| ·微乳液法 | 第14-15页 |
| ·气相法 | 第15页 |
| ·纳米CeO_2的应用及发展 | 第15-17页 |
| ·CeO_2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 | 第15页 |
| ·紫外线吸收剂方面的应用 | 第15-16页 |
| ·在汽车尾气净化上的应用 | 第16页 |
| ·抛光粉中的应用 | 第16页 |
| ·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 ·纳米CeO_2的产业化展望 | 第17页 |
| ·离子交换合成及其应用技术 | 第17-21页 |
| ·离子交换树脂 | 第17页 |
| ·离子交换过程 | 第17-18页 |
| ·离子交换纤维 | 第18-20页 |
| ·离子交换纤维的分类 | 第18页 |
| ·离子交换纤维的性能特点 | 第18-19页 |
| (1) 离子交换纤维的酸碱特性 | 第19页 |
| (2) 离子交换纤维的吸附能力 | 第19页 |
| (3) 离子交换纤维的机械性能 | 第19页 |
| (4) 离子交换纤维的稳定性能 | 第19页 |
| ·离子交换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的不同 | 第19-20页 |
| ·离子交换纤维的应用 | 第20-21页 |
| ·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 第20页 |
|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第20页 |
| ·在气体净化、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页 |
| 第二章 离子交换作用参与纳米氧化钟的合成 | 第21-38页 |
| ·实验思路 | 第21页 |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2页 |
| ·X射线衍射(XRD) | 第22-23页 |
|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及相关参数测定方法 | 第23-28页 |
| ·离子交换树脂/纤维的预处理 | 第23页 |
| ·离子交换树脂转型 | 第23-24页 |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23-24页 |
| ·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 | 第24页 |
| ·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 第24页 |
| ·Ce型阳树脂的制备 | 第24页 |
| ·离子交换纤维的转型 | 第24-25页 |
| ·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纤维参数测定 | 第25-28页 |
| ·离子交换树脂全交换容量及含水量的测定 | 第25-27页 |
| (1) 阴离子交换树脂全交换容量测定 | 第25页 |
| (2) 阳离子交换树脂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 (3) 树脂含水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离子交换纤维全交换容量及含水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 ·实验进程 | 第28-31页 |
| ·离子交换树脂法合成纳米CeO_2 | 第28-30页 |
| ·离子交换纤维法制备纳米CeO_2 | 第30-31页 |
| ·实验思路 | 第30页 |
| ·样品合成 | 第30-31页 |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1-37页 |
| ·离子交换树脂与离子交换纤维的形貌特征 | 第31页 |
| ·离子交换反应时间与前驱体晶相组成 | 第31-34页 |
| ·反应物浓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纳米CeO_2前驱体的TG-DTA分析 | 第35-36页 |
| ·CeO_2纳米晶体形貌和物相分析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低温水热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辅助合成 | 第38-49页 |
| ·实验思路 | 第38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8-39页 |
|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 ·实验表征方法 | 第40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0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0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0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40页 |
| ·热重分析(TG) | 第40页 |
| ·合成条件的选择对氧化铈前体形成和生长的影响 | 第40-48页 |
| ·硝酸铈浓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40-43页 |
| ·沉淀剂的影响 | 第43页 |
| ·离子交换纤维类型的选择 | 第43-44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4-46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