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8-11页 |
·诊断标准 | 第8-10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0-11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试验分组 | 第11-12页 |
·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疗效评定 | 第13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3 结果 | 第14-18页 |
·一般情况分析 | 第14页 |
·临床症状疗效 | 第14-15页 |
·对血压的影响 | 第15-16页 |
·治疗后 2 组总疗效比较 | 第16页 |
·安全性检测 | 第16-18页 |
讨论 | 第18-25页 |
1 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及立法依据 | 第18-20页 |
·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阳亢血瘀证的认识 | 第18-19页 |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致病因素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19-20页 |
2 膏方的特点及治疗高血压病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膏方的特点 | 第20页 |
·膏方治疗高血压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3 治疗法则 | 第21页 |
·平肝滋阴潜阳治其本 | 第21页 |
·活血化瘀通络治其变 | 第21页 |
4 方药分析 | 第21-24页 |
·眩晕 1 号方方药组成 | 第21页 |
·眩晕 1 号膏方方药组成 | 第21页 |
·方药配伍分析 | 第21-22页 |
·眩晕 1 号膏方单药中医古代医籍中的论述及现代药理分析 | 第22-24页 |
5 疗效分析及不足 | 第24-25页 |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4页 |
·安全测试分析 | 第24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综述 | 第28-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详细摘要 | 第40-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