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绪论 | 第14-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8页 |
一、 我国城乡二元环境结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二、 二元环境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 第18页 |
第三节 论文框架结构和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一、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第18-19页 |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三、 研究的难点 | 第19-20页 |
四、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一章 统筹城乡环境管理新格局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1-30页 |
第一节 统筹城乡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21-23页 |
一、 城乡二元结构与一体化 | 第21-22页 |
二、 统筹城乡发展 | 第22-23页 |
三、 城乡二元环境结构 | 第23页 |
第二节 统筹城乡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 第23-30页 |
一、 统筹城乡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二、 统筹城乡环境管理的现实依据 | 第26-30页 |
第二章 我国统筹城乡环境管理取得主要成就——以江苏省部分地区为例 | 第30-38页 |
第一节 江苏省城乡环境典型地区概述 | 第30-36页 |
一、 南京城乡环境现状 | 第30-32页 |
二、 南通城乡环境现状 | 第32-34页 |
三、 连云港城乡环境现状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江苏省统筹城乡环境管理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36-38页 |
一、 方针政策 | 第36-37页 |
二、 资金保障 | 第37页 |
三、 技术创新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我国城乡环境管理现状及二元结构产生原因 | 第38-52页 |
第一节 我国城乡环境管理二元体系的运作现状 | 第38-40页 |
一、 我国目前城乡环境管理体系现状 | 第38-39页 |
二、 我国目前城乡环境管理手段现状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城乡环境管理二元结构产生原因 | 第40-52页 |
一、 管理主体方面 | 第41-47页 |
二、 管理制度方面 | 第47-49页 |
三、 管理手段方面 | 第49-50页 |
四、历史方面的原因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统筹我国城乡环境管理新格局措施 | 第52-64页 |
第一节 城乡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 第52-53页 |
一、 科学规划是城乡环境合理建设与持续发展的前提 | 第52-53页 |
二、 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共谋发展 | 第53页 |
第二节 完善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建设 | 第53-56页 |
一、 实行城乡环境保护并重政策方针 | 第54页 |
二、 建立统筹城乡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 | 第54页 |
三、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与评价体系 | 第54-55页 |
四、 完善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 第55页 |
五、 同步提高城乡环境信息公开化程度,保障农村居民参与权 | 第55-56页 |
第三节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管理手段建设 | 第56-64页 |
一、 技术手段方面创新 | 第56-58页 |
二、 教育手段方面创新 | 第58-60页 |
三、 法律手段方面创新 | 第60-61页 |
四、 经济手段方面创新 | 第61-62页 |
五、 行政手段方面创新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