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燃料化学工业(总论)论文--燃料种类及性质论文

一株溶纤维丁酸弧菌生产生物燃料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引言第9-10页
   ·生物燃料的生产工艺简介第10-11页
     ·分步糖化发酵法(SHF)第10页
     ·同步糖化发酵法(SSF)第10页
     ·同步糖化共发酵法(SSCF)第10-11页
     ·联合生物加工法(CBP)第11页
   ·溶纤维丁酸弧菌及代谢途径简介第11-15页
     ·溶纤维丁酸弧菌简介第11-12页
     ·代谢途径简介第12-15页
   ·菌种诱变育种方法简介第15-16页
   ·发酵培养基优化方法简介第16-17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第19-25页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19-23页
   ·实验药品第23-25页
第三章 微波诱变法选育丁酸高产菌株第25-37页
   ·试验材料第25-28页
     ·试验菌种第25页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25-26页
     ·产物标样及待测样的制备第26页
     ·丁酸测定方法的优化第26页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6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26页
     ·最适菌悬液稀释度的确定第26-27页
     ·最适诱变档位选择第27页
     ·诱变第27页
     ·丁酸高产菌株的筛选第27页
     ·丁酸浓度的测定第27-28页
     ·遗传稳定性试验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5页
     ·丁酸测定方法的优化第28-31页
     ·溶纤维丁酸弧菌WH-2的生长曲线第31页
     ·微波档位的选择第31-32页
     ·诱变第32-33页
     ·丁酸产量测定第33-34页
     ·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产丁酸发酵培养基第37-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菌种第37页
     ·培养基第37页
     ·丁酸的浓度测定第37页
     ·Plackett-Bunnan筛选试验第37页
     ·最陡爬坡试验第37-38页
     ·响应面分析法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5页
     ·Plackett-Bunnan筛选试验第38-40页
     ·最陡爬坡试验第40-41页
     ·响应面试验第41-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溶纤维丁酸弧菌利用甘油生产乙醇的研究第47-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菌种第47页
     ·培养基第47-48页
     ·测定乙醇及剩余甘油浓度的方法第48页
     ·产物标样及待测样的制备第48页
     ·底物浓度对产量的影响第48页
     ·初始pH对产量的影响第48页
     ·培养时间对产量的影响第48页
     ·CaCO_3的加入量对产量的影响第48-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甘油浓度对乙醇产量的影响第49-50页
     ·初始pH对乙醇产量的影响第50-51页
     ·培养时间对乙醇产量的影响第51-52页
     ·CaCO_3的加入量对乙醇产量的影响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5-57页
   ·结论第55页
   ·建议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大型煤化工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稀土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