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国内外锚杆研究动态、水平 | 第14-19页 |
·深井复合顶板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及稳定性控制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状况 | 第15页 |
·国内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锚杆支护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主要内容 | 第19页 |
·完成本论文的条件 | 第19页 |
·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办法 | 第19-21页 |
·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 | 第21-22页 |
2 全长锚固锚杆受力分析 | 第22-32页 |
·全长锚固锚杆支护机理 | 第23页 |
·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支护力学模型 | 第23-24页 |
·锚杆剪应力与轴应力 | 第24-28页 |
·锚杆受力的基本力学表达式 | 第24-25页 |
·巷道围岩表面位移 | 第25-28页 |
·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剪应力 | 第28页 |
·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轴应力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全长锚固锚杆初始支护设计 | 第32-46页 |
·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 第32-34页 |
·4671B4工作面概况及顶底板情况 | 第32页 |
·地质构造情况及邻近采动关系 | 第32页 |
·水文地质及其它情况 | 第32-34页 |
·锚杆支护设计依据 | 第34-37页 |
·锚杆支护可行性分析 | 第37-38页 |
·锚杆支护参数的初始设计 | 第38-45页 |
·锚杆长度及锚杆间排距的确定 | 第38-39页 |
·锚索长度及排距的确定 | 第39-41页 |
·运输顺槽支护参数方案的确定 | 第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及锚杆支护效果数值分析 | 第46-62页 |
·数值模拟方法与计算程序 | 第46-50页 |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计算程序 | 第47-48页 |
·模型的设计原则 | 第48页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48-50页 |
·掘进期间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图 | 第50-52页 |
·掘进期间巷道围岩垂直位移分布图 | 第52-54页 |
·掘进期间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图 | 第54-56页 |
·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图 | 第56-57页 |
·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垂直位移分布图 | 第57-59页 |
·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图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护效果实测 | 第62-71页 |
·矿压检测目的及内容 | 第62-63页 |
·测站布置 | 第63-65页 |
·现场检测结果分析 | 第65-70页 |
·表面位移变化特征 | 第65-67页 |
·锚杆受力分析 | 第67-68页 |
·顶板离层分析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页 |
·不足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