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第12-14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第14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7页
  (一) 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图第14-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相关概念与综述第17-24页
 一、风险、信贷风险、信用风险等概念界定第17-20页
  (一) 定义第17页
  (二) 信用风险特征和管理策略第17-19页
  (三) 导致信用风险的原因第19页
  (四) 信用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第19-20页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综述第20-24页
  (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第20-21页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第21-24页
第三章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及启示第24-29页
 一、国外各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情况介绍第24-25页
  (一) 美国第24页
  (二) 德国第24页
  (三) 日本第24-25页
  (四) 巴西第25页
  (五) 韩国第25页
 二、相关启示第25-29页
  (一) 加大国家扶持中小企业财税力度第25-26页
  (二) 加大监管考核政策扶持第26-27页
  (三) 强化中小企业金融环境建设第27页
  (四) 增强中小企业融资素质第27-28页
  (五) 鼓励民间资本介入融资市场第28-29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案例分析第29-44页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成因分析的重要性第29页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现状第29-31页
  (一) 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第29页
  (二) 企业经营风险增高第29-30页
  (三) 不良防控压力加大第30页
  (四) 外部监管要求趋严第30-31页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不良授信的主要表现形式第31-41页
  (一) 不良授信的案例分析第31-38页
  (二) 中小企业不良授信的总结分析第38-41页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不良授信的成因分析第41-44页
  (一) 银行内部因素第41页
  (二) 企业内部因素第41-42页
  (三) 外部环境因素第42-44页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第44-54页
 一、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创新风险管理模式第44-46页
  (一) 差异化审批模式第44-45页
  (二) 改进授权模式第45页
  (三) 风险定价管理第45-46页
  (四) 完善评级体系第46页
  (五) 强化政策保障第46页
 二、针对从业人员导致的流程缺陷,科学推进三大机制建设第46-49页
  (一) 工作机制第47-48页
  (二) 考核激励机制第48-49页
  (三) 人员队伍机制第49页
 三、针对预警力度不足,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第49-50页
 四、针对贷后管理部足,优化贷后管理模式第50-52页
  (一) 完善资金流向监控体系第50-51页
  (二) 严格落实贷后管理工作第51页
  (三) 探索贷后集中管理模式第51-52页
  (四) 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第52页
 五、针对担保不足问题,创新风险缓释方式第52-54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4-55页
 一、结论第54页
 二、论文的不足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对安徽省农信社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小银行票据业务改革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