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图表清单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石英纤维增强二氧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3D 整体结构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发展现状 | 第19-30页 |
·3D 整体织物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 第19-21页 |
·3D 整体结构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3D 整体结构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研究方法 | 第32-47页 |
·引言 | 第32页 |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37页 |
·实验原料 | 第32-33页 |
·石英纤维织物增密过程 | 第33-36页 |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36-37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7-45页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37-40页 |
·弯曲性能测试 | 第40-42页 |
·剪切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断裂韧性测试 | 第44-45页 |
·断口观察 | 第45页 |
·试样加工方法 | 第45-47页 |
第三章 2.5D SiO_2f/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 第47-67页 |
·引言 | 第47页 |
·2.5D 结构分析 | 第47-49页 |
·2.5D 浅交直联 SiO_2f/SiO_2复合材料横向与纵向力学性能 | 第49-57页 |
·拉伸性能 | 第49-52页 |
·弯曲性能 | 第52-54页 |
·剪切性能 | 第54-57页 |
·2.5D 浅交弯联与直联复合材料横向力学性能比较 | 第57-65页 |
·拉伸性能 | 第57-59页 |
·弯曲性能 | 第59-61页 |
·剪切性能 | 第61-62页 |
·断裂韧性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2.5D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研究 | 第67-87页 |
·引言 | 第67页 |
·2.5D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 | 第67-75页 |
·2.5D 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 | 第67-71页 |
·2.5D 浅交直联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 | 第71-75页 |
·2.5D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 | 第75-81页 |
·含孔隙的单向复合纤维束弹性性能分析 | 第75-78页 |
·含孔隙的 SiO_2基体的弹性性能分析 | 第78-79页 |
·2.5D SiO_2f/SiO_2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模型 | 第79-81页 |
·模型分析与讨论 | 第81-86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81-82页 |
·模型的分析 | 第82-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3D 编织 SiO_2f/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 第87-99页 |
·引言 | 第87页 |
·3D 四向和五向织物编织工艺及结构分析 | 第87-90页 |
·3D 编织 SiO_2f/SiO_2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 第90-91页 |
·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 第90页 |
·3D 四向与五向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对比 | 第90-91页 |
·3D 编织 SiO_2f/SiO_2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 第91-94页 |
·弯曲性能测试结果 | 第91-92页 |
·3D 四向与五向复合材料弯曲力学性能对比 | 第92-94页 |
·3D 编织 SiO_2f/SiO_2复合材料剪切性能 | 第94-96页 |
·剪切性能测试结果 | 第94-95页 |
·3D 四向与五向复合材料剪切力学性能对比 | 第95-96页 |
·3D 编织 SiO_2f/SiO_2复合材料断裂韧性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六章 3D 编织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研究 | 第99-115页 |
·引言 | 第99页 |
·3D 编织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 | 第99-104页 |
·3D 四向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 | 第99-102页 |
·3D 五向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 | 第102-104页 |
·3D 编织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 | 第104-106页 |
·3D 四向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模型 | 第104-105页 |
·3D 五向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模型 | 第105-106页 |
·模型分析与讨论 | 第106-113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106-109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9-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6-117页 |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