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Ⅱ的缺陷分析及完善建议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 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五) 主要创新 | 第10-11页 |
一、巴塞尔协议的演变历程及意义 | 第11-19页 |
(一) 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及演变过程 | 第11-12页 |
(二) 巴塞尔协议 Ⅱ 的创新 | 第12-16页 |
(三) 巴塞尔协议 Ⅱ 中三大支柱的关系 | 第16-17页 |
(四) 巴塞尔协议 Ⅱ 的意义 | 第17-19页 |
二、巴塞尔协议 Ⅱ 缺陷的理论分析 | 第19-38页 |
(一) 金融监管方面的缺陷 | 第19-23页 |
(二) 风险度量方面的缺陷 | 第23-31页 |
(三) 放大了亲经济周期效应 | 第31-33页 |
(四) 资本充足率计算的缺陷 | 第33-35页 |
(五) 制定巴塞尔协议 Ⅱ 初衷的偏差 | 第35-38页 |
三、巴塞尔协议 Ⅱ 缺陷的实证分析 | 第38-48页 |
(一) 金融监缺陷的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二) 风险度量缺陷的实证分析 | 第40-42页 |
(三) 资本充足率缺陷的实证分析 | 第42-48页 |
四、完善巴塞尔协议 Ⅱ 的建议 | 第48-54页 |
(一) 调整巴塞尔协议 Ⅱ 的管理范围 | 第48-49页 |
(二) 调整风险度量的模型及机制 | 第49-50页 |
(三) 引导银行的逆经济周期运行 | 第50页 |
(四) 加入流动性指标与杠杆率指标 | 第50-52页 |
(五) 激励与监管并举,控制银行监管成本 | 第52-54页 |
五、巴塞尔协议Ⅲ的进步及变化趋势 | 第54-59页 |
(一) 巴塞尔协议Ⅲ的产生 | 第54页 |
(二) 巴塞尔协议Ⅲ的进步 | 第54-55页 |
(三) 巴塞尔协议Ⅲ的风险隐患 | 第55-57页 |
(四) 巴塞尔协议的变化趋势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