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天津市社会保险体系简介 | 第12-19页 |
·全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发展的历程 | 第12-16页 |
·天津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16-17页 |
·天津市社会保险系统的职能以及运行模式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社会保险理论研究综述 | 第19-32页 |
·全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工作的现状 | 第19-24页 |
·转移接续工作的统一政策和流程 | 第19-21页 |
·各地转移接续工作的现状 | 第21-23页 |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的发展方向 | 第23-24页 |
·国外相关经验介绍 | 第24-25页 |
·国内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 第25-29页 |
·短视、父爱主义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养老保险的外部性影响 | 第26-27页 |
·社会保险制度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 | 第27页 |
·政府行为失灵在社会保险体系中的表现 | 第27-28页 |
·社会保险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 第28页 |
·政府行为中的集权与分权 | 第28-29页 |
·改进社会保险转移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29-32页 |
·是调整社会公平机制,保证职工社保权益的必然要求 | 第29-30页 |
·是目前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 第30页 |
·是我国建设法制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所决定的 | 第30-31页 |
·是建立公平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8页 |
·全国社保转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第32-35页 |
·各省市间的差异导致政策实施细节上存在冲突 | 第32页 |
·各省市间没有信息共享平台,交流存在障碍 | 第32-33页 |
·流程中产生的表单较多,增加了工作的周期和难度 | 第33页 |
·现有政策呈现碎片化问题 | 第33-34页 |
·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就业人员的正常流动 | 第34-35页 |
·三项险种转移手续相互独立 | 第35页 |
·天津地区的转移工作遇到的特殊性问题 | 第35-38页 |
·城乡医疗和养老保险转移方法不明确 | 第35-36页 |
·退休人员的异地待遇享受问题需待解决 | 第36页 |
·特殊人员转移模式相对独立 | 第36-37页 |
·资格审核材料手续复杂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社会保险转移体系结构设计 | 第38-43页 |
·转移体系建设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相关部门的职责 | 第38页 |
·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社会保险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步骤 | 第39-40页 |
·改进后的社会保险转移体系基本框架 | 第40-43页 |
·转移体系建设的必要保障 | 第40页 |
·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 | 第40-41页 |
·转移流程的改造和管理机制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改进社会保险转移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3-55页 |
·以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流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 第43-47页 |
·跨省市流动人员结构分析 | 第43-45页 |
·转移流程中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改进社保转移体系的一般性对策 | 第47-50页 |
·提高统筹层次,保持政策一致性 | 第47页 |
·建立国家社保基金转移账户 | 第47-48页 |
·加快全国社保信息平台建设 | 第48-49页 |
·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发展 | 第49-50页 |
·拓展商业保险模式 | 第50页 |
·改进地方社保转移体系的特殊性对策 | 第50-55页 |
·扩大社保覆盖面,为外省市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参保选择 | 第50-52页 |
·简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工操作的比重 | 第52页 |
·整合现有政策和规定,体现政策的普遍性和公平性 | 第52-53页 |
·将实际权力与基层的工作对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