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研究的动机 | 第10-12页 |
·柴油喷嘴内部的压力波动与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柴油喷嘴内部的空化现象与研究概况 | 第13-24页 |
·空化现象的形成机理 | 第13-15页 |
·空化现象的比尺效应 | 第15-17页 |
·喷嘴空化实验研究的概况 | 第17-21页 |
·喷嘴空化数值研究的概况 | 第21-24页 |
·喷嘴内流影响射流雾化的研究概况 | 第24-29页 |
·喷嘴内流影响射流雾化的实验研究 | 第24-26页 |
·喷嘴内流影响射流雾化的数值研究 | 第26-29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柴油喷嘴内流参数的实验研究 | 第31-43页 |
·柴油喷嘴内部压力波动的测量与分析 | 第31-38页 |
·实验测试装置的介绍 | 第31-34页 |
·喷嘴内部压力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喷孔流量的测量与分析 | 第38-41页 |
·实验测试装置的介绍 | 第38-39页 |
·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喷嘴空化流数学模型及模型参数的修正 | 第43-79页 |
·三种典型空化流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 第43-59页 |
·Schmidt 等人的正压模型 | 第43-46页 |
·Yuan 等人的单流体模型 | 第46-52页 |
·Alajbegovic 等人的双流体模型 | 第52-58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58-59页 |
·双流体模型的参数修正 | 第59-64页 |
·气泡数密度分布函数的确定 | 第59-60页 |
·柴油喷嘴中空化气泡最小半径R_(min) 的确定 | 第60-61页 |
·柴油喷嘴中空化气泡最大半径Rmax 的确定 | 第61-62页 |
·气泡数密度n_0 的新计算公式 | 第62-64页 |
·双流体模型的数值方法 | 第64-71页 |
·控制方程组的通用守恒形式 | 第64-65页 |
·守恒方程的离散方法 | 第65-68页 |
·可求解的代数方程系统 | 第68-71页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71页 |
·对双流体模型的验证 | 第71-78页 |
·计算的网格和条件 | 第72-73页 |
·对压力阀值p_(cr) 的验证 | 第73-75页 |
·对气泡数密度n_0 新计算式的验证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柴油喷嘴中不稳定空化过程及流场的数值分析 | 第79-99页 |
·柴油喷嘴中不稳定空化过程的基础分析 | 第79-92页 |
·对称喷孔中的不稳定空化过程 | 第80-88页 |
·非对称喷孔中的不稳定空化过程 | 第88-92页 |
·复合压力波诱导的不稳定空化过程 | 第92-93页 |
·不稳定空化过程对应的喷孔出流 | 第93-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五章 不稳定的柴油喷孔内流对射流雾化的影响 | 第99-125页 |
·射流雾化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99-110页 |
·气相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99-101页 |
·液相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101-102页 |
·喷雾子模型 | 第102-110页 |
·喷雾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110-122页 |
·柴油高压喷雾的实验系统介绍 | 第110-112页 |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定量标定的基本原理 | 第112-115页 |
·喷雾实验条件 | 第115-116页 |
·喷雾实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116-122页 |
·不稳定喷孔内流对应的柴油雾化特性的分析 | 第12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125-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