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可展曲面概述 | 第8页 |
·可展曲面的构造、展开与拼接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4页 |
·现有的可展曲面构造设计方法 | 第10-11页 |
·现有的曲面展开方法 | 第11-13页 |
·现有的可展曲面拼接方法 | 第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各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可展曲面的基本理论 | 第16-23页 |
·曲线的基本三棱形 | 第16页 |
·曲面的第一基本齐式和第二基本齐式 | 第16-18页 |
·曲面的第一基本齐式 | 第16-17页 |
·曲面的第二基本齐式 | 第17-18页 |
·曲面上点的分类 | 第18页 |
·高斯曲率 | 第18-19页 |
·直纹面 | 第19-20页 |
·可展曲面 | 第20-22页 |
·可展曲面的定义 | 第20页 |
·直纹面是可展曲面的充要条件(微分形式) | 第20页 |
·可展曲面的三种类型 | 第20页 |
·直纹面是可展曲面的充要条件(高斯曲率形式) | 第20-21页 |
·可展曲面与平面间有等距对应关系 | 第21-22页 |
·可展曲面作为单参数平面族的包络面 | 第22页 |
·可展曲面的其他特性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可展曲面几何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 第23-44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 第23-42页 |
·传统单锥面翻领成型器的几何模型 | 第23-25页 |
·六锥面翻领成型器的几何模型 | 第25-27页 |
·无背平面式翻领成型器的几何模型 | 第27-28页 |
·Oloid 体的几何模型 | 第28-32页 |
·Sphericon 体的几何模型 | 第32-36页 |
·两柱面相交的几何模型 | 第36-39页 |
·牙膏壳体的几何模型 | 第39-42页 |
·工业料斗的几何模型 | 第42页 |
·模型修正方法总结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边界条件的推导及验证 | 第44-49页 |
·边界条件的两种情况 | 第44页 |
·相交拼接可展的条件 | 第44-46页 |
·相切拼接可展的条件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组合可展曲面的应用 | 第49-57页 |
·变锥面翻领成型器的过渡曲面 | 第49页 |
·无背平面式翻领成型器的应用 | 第49-50页 |
·简化式翻领成型器 | 第50页 |
·Oloid 体的应用 | 第50-55页 |
·Oloid 的运动特性 | 第51-52页 |
·Oloid 搅拌混合装置 | 第52-53页 |
·Oloid 水处理装置 | 第53-54页 |
·Oloid 体的其他应用 | 第54-55页 |
·Sphericon 体的应用 | 第55页 |
·可展曲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Ⅰ: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Ⅱ: 传统单锥面翻领成型器在 Pro Engineer 软件中的输入参数和曲线公式 | 第64-65页 |
附录Ⅲ: 无背平面翻领成型器在 Pro Engineer 软件中的输入参数和曲线公式 | 第65-66页 |
附录Ⅳ: Oloid 体在 Wolfram Mathematic 软件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 第66-74页 |
附录Ⅴ: 原始 Sphericon 体在 Wolfram Mathematic 软件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