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 | 第16-17页 |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 第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收益和风险 | 第17-22页 |
·关于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研究 | 第22-24页 |
·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24-30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30-34页 |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34-3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35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5-37页 |
第2章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37-62页 |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原因 | 第37-49页 |
·国际资本流入的宏观经济风险 | 第37-42页 |
·国际资本流入的金融稳定风险 | 第42-47页 |
·国际资本流入风险的集中爆发:金融危机 | 第47-49页 |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政策框架 | 第49-60页 |
·宏观经济政策 | 第51-55页 |
·金融稳定政策 | 第55-58页 |
·资本管制 | 第58-60页 |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政策选择及困境 | 第60-62页 |
第3章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背景 | 第62-76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 第62-64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考察 | 第64-75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态势 | 第64-66页 |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的国际资本流动 | 第66-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宏观经济政策 | 第76-95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汇率制度调整 | 第76-82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管理资本流入的汇率制度选择的两难境地 | 第76-77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管理资本流入的汇率制度调整 | 第77-82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冲销干预 | 第82-86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冲销干预实践 | 第82-85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冲销干预成本 | 第85-86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货币政策 | 第86-90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管理资本流入的货币政策选择的潜在困难 | 第86-87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框架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 | 第87-90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财政政策 | 第90-94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财政收支情况分析 | 第90-91页 |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积极利用财政政策 | 第91-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金融稳定措施 | 第95-131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银行部门改革及成果分析 | 第95-107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银行部门改革的措施 | 第95-100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银行部门改革的成果 | 第100-107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改革及成果分析 | 第107-121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经济体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的成果分析 | 第107-116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经济体积极发展股票市场的成果分析 | 第116-121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审慎监管措施 | 第121-130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前亚洲国家的金融监管 | 第122-123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的金融监管 | 第123-130页 |
·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6章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资本管制 | 第131-143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资本管制态势 | 第131-134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资本管制总体态势 | 第131-132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不同资产类型的资本管制态势 | 第132-134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不同资本流动方向的资本管制态势 | 第134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资本管制的国别经验 | 第134-140页 |
·资本流入方面 | 第135-138页 |
·资本流出方面 | 第138-140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资本管制实施效果的经验研究 | 第140-142页 |
·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7章 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效果分析 | 第143-161页 |
·国际资本流入的宏观经济风险分析 | 第143-152页 |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 第143-145页 |
·汇率升值情况分析 | 第145-147页 |
·通货膨胀情况分析 | 第147-149页 |
·国内流动性和信贷规模情况分析 | 第149-151页 |
·对外负债情况分析 | 第151-152页 |
·国际资本流入的金融风险分析 | 第152-156页 |
·亚洲银行系统在 2007—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 第152-154页 |
·亚洲资本市场在 2008—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 第154-156页 |
·国际资本流入逆转的风险分析 | 第156-160页 |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变化 | 第157-159页 |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亚洲国际资本流入逆转情况分析 | 第159-160页 |
·小结 | 第160-161页 |
第8章 1997 年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经验总结 | 第161-168页 |
·宏观经济政策 | 第161-163页 |
·金融市场改革 | 第163-164页 |
·资本管制 | 第164-166页 |
·小结 | 第166-168页 |
第9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 第168-178页 |
·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挑战与考验 | 第168-170页 |
·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 第168-169页 |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国际资本流动更加复杂 | 第169-170页 |
·2010—2012 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 第170-172页 |
·审慎性和其他监管措施 | 第170页 |
·资本管制 | 第170-172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管理的未来努力方向 | 第172-178页 |
·继续强化前期资本流动管理措施 | 第172-174页 |
·积极利用财政政策 | 第174-175页 |
·集体行动 | 第175-177页 |
·推动经济平衡增长 | 第17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88-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