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引言 | 第15页 |
·木质素的结构、分类、性质和应用 | 第15-22页 |
·结构和分类 | 第15-16页 |
·木质素的性质 | 第16-19页 |
·木质素的应用 | 第19-22页 |
·ZnO的结构和性质 | 第22页 |
·ZnO的制备方法 | 第22-26页 |
·固相法 | 第23页 |
·气相法 | 第23-24页 |
·液相法 | 第24-26页 |
·ZnO的应用 | 第26-28页 |
·ZnO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26-28页 |
·纳米ZnO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28页 |
·选题的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8-29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木质素的胺化改性 | 第31-45页 |
·引言 | 第31页 |
·三乙烯四胺改性木质素合成木素胺(LA) | 第31-39页 |
·实验 | 第31-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已二胺改性木质素合成木素胺LAH | 第39-44页 |
·实验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阳离子木素胺对染料废水絮凝脱色作用 | 第45-60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已二胺改性木素胺(LAH)对染料废水的絮凝脱色实验 | 第46页 |
·实验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9页 |
·LAH投加量和染料初始浓度对染料废水的絮凝脱色效果影响 | 第46-48页 |
·无机盐的加入对染料废水絮凝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51-55页 |
·COD的去除效果 | 第55页 |
·阴离子偶氮染料的絮凝凝结模型 | 第55-58页 |
·絮凝凝聚机理探讨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LA模板法纳米ZnO的固相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 第60-80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实验 | 第61-63页 |
·原料的选择 | 第61页 |
·纳米氧化锌的合成 | 第61-62页 |
·样品测试表征 | 第62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9页 |
·前驱体的TGA-DSC分析 | 第63-64页 |
·FT-IR谱分析 | 第64页 |
·XRD分析 | 第64-66页 |
·SEM分析 | 第66-68页 |
·PL谱分析 | 第68-69页 |
·UV-VIS谱分析 | 第69-70页 |
·BET分析 | 第70页 |
·ZnO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70-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木素磺酸钙模板法液相合成花状ZnO | 第80-95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实验部分 | 第81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1-94页 |
·木素磺酸钙的结构和形貌 | 第81-82页 |
·FT-IR分析 | 第82-84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84-85页 |
·XRD分析 | 第85-87页 |
·样品SEM、EDS分析 | 第87-89页 |
·BET分析 | 第89页 |
·光催化分析 | 第89-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以木素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水热合成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 | 第95-112页 |
·引言 | 第95页 |
·实验 | 第95-96页 |
·实验原料的选择 | 第95页 |
·纳米氧化锌的水热合成 | 第95-96页 |
·样品测试表征 | 第96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9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6-111页 |
·水热合成机理探讨 | 第96-97页 |
·BET分析 | 第97-100页 |
·XRD分析 | 第100-102页 |
·IR分析 | 第102-103页 |
·SEM分析 | 第103-105页 |
·PL谱分析 | 第105-106页 |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106-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结论 | 第112-113页 |
·前景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博士期间成果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