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当前渎职犯罪的特点、趋势 | 第8-9页 |
·探讨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认定的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第2章 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概述 | 第11-20页 |
·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2页 |
·我国关于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的相关立法规定 | 第12-15页 |
·《刑法》的相关规定 | 第12-13页 |
·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13-15页 |
·渎职犯罪危害结果的分类 | 第15-18页 |
·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 第15-16页 |
·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 第16-17页 |
·属于渎职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渎职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 第17-18页 |
·司法实践中渎职犯罪危害结果认定的难点 | 第18-20页 |
·定罪量刑标准不明确 | 第18-19页 |
·计算与评价标准机制缺失 | 第19-20页 |
第3章 物质性危害结果探讨 | 第20-28页 |
·经济损失计算期间的认定 | 第20-23页 |
·经济损失计算的起点时间 | 第20-21页 |
·经济损失计算的截止时间 | 第21-23页 |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危害结果认定 | 第23-26页 |
·两高司法解释的冲突问题 | 第23-25页 |
·司法解释冲突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25-26页 |
·土地管理领域渎职犯罪危害结果的认定 | 第26-28页 |
第4章 非物质性危害结果探讨 | 第28-36页 |
·非物质性损失概述 | 第28-32页 |
·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概括认定 | 第29-30页 |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概括认定 | 第30-32页 |
·非物质性危害结果的几种特定情形认定 | 第32-36页 |
·引发刑事案件的认定 | 第32-33页 |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认定 | 第33-34页 |
·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认定 | 第34-3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