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湿地植被生物量传统测量法 | 第12-13页 |
·湿地植被生物量公式测量法 | 第13页 |
·湿地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 | 第17-23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20页 |
·地理位置、功能区划分 | 第17-18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8页 |
·气候、气象特征 | 第18-19页 |
·土壤、水文特征 | 第19页 |
·动植物特征 | 第19-20页 |
·数据获取 | 第20-21页 |
·遥感数据获取 | 第20页 |
·野外数据获取 | 第20-21页 |
·其他辅助数据的获取 | 第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1-22页 |
·野外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 研究区湿地植被分类 | 第23-32页 |
·研究区湿地植被覆被分类 | 第23-29页 |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概述 | 第23页 |
·分类数据源的选择 | 第23-24页 |
·影像分类 | 第24-26页 |
·精度验证 | 第26-29页 |
·研究区土地覆被空间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分析 | 第29-32页 |
·研究区土地覆被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研究区植被覆盖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4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模型建立 | 第32-47页 |
·遥感信息提取 | 第32-34页 |
·TM 影像各个波段的反射率 | 第32页 |
·植被指数 | 第32-33页 |
·遥感信息变换 | 第33-34页 |
·遥感信息与植被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 第34-38页 |
·生物量与 TM 影像各波段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TM 影像植被指数与植被生物量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波段变换信息与植被生物量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回归分析建模 | 第38-44页 |
·一元回归建模 | 第38-42页 |
·多元回归建模 | 第42-44页 |
·不同植被模型分析与精度验证 | 第44-47页 |
·沼泽植被不同模型分析与精度验证 | 第44-45页 |
·草甸植被不同模型分析与精度验证 | 第45-47页 |
5 研究区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8页 |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时空格局分析 | 第47-49页 |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 | 第47-48页 |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年际变化特征 | 第48-49页 |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8页 |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 第49-55页 |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与人为影响因子的关系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