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9-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2 节能减排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24页 |
| ·节能减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3页 |
| ·外部性理论 | 第23-24页 |
| 3 区域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4-33页 |
| ·区域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的构建背景和战略意义 | 第24-25页 |
| ·区域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的构建背景 | 第24页 |
| ·区域节能减排评价体系构建的战略意义 | 第24-25页 |
| ·区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5-28页 |
| ·区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第25页 |
| ·区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5-26页 |
| ·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现存的问题 | 第26-27页 |
| ·本研究中对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7-28页 |
| ·区域节能减排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第28-33页 |
| ·DEA模型的优势 | 第29-31页 |
| ·DEA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步骤 | 第31-33页 |
| 4 潍坊市节能减排态势分析 | 第33-42页 |
| ·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 第33-34页 |
| ·实体经济发展良好,产业优化升级加速 | 第33页 |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成果显著 | 第33页 |
| ·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城乡一体化进展顺利 | 第33页 |
|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人才体系日趋完善 | 第33-34页 |
| ·潍坊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 ·潍坊市节能减排整体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 ·大力开展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 第35页 |
| ·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工业用水利用率提升 | 第35-36页 |
| ·控制市区空气污染,加强汽车尾气检测 | 第36页 |
| ·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推行先进经济模式 | 第36页 |
| ·加强环境建设,提升生态质量 | 第36页 |
| ·潍坊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 第36-42页 |
| 5 潍坊市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及改进策略 | 第42-58页 |
| ·潍坊市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 | 第42-44页 |
| ·潍坊市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 | 第44-50页 |
| ·基本变量的含义 | 第44页 |
| ·输入指标体系及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 ·潍坊市节能减排DEA综合评价结论 | 第49-50页 |
| ·潍坊市节能减排的改进策略 | 第50-58页 |
|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 第51-53页 |
| ·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加快先进技术研发 | 第53-54页 |
| ·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支持 | 第54-55页 |
| ·明确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 | 第55-56页 |
| ·推动节能减排市场化,鼓励全民参与 | 第56-58页 |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