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吡啶类复合缓蚀剂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第二章 油气田腐蚀与防腐综述第10-21页
   ·前言第10页
   ·油气田腐蚀概述第10-14页
     ·油田酸化第10-11页
     ·金属腐蚀的定义第11页
     ·金属腐蚀机理第11-12页
     ·腐蚀种类第12-13页
     ·防腐方法第13-14页
   ·缓蚀剂概述第14-18页
     ·缓蚀剂定义及特点第14页
     ·缓蚀剂的分类第14-15页
     ·酸性介质中有机缓蚀剂作用机理第15-16页
     ·酸化缓蚀剂的发展历史第16-18页
   ·缓蚀剂缓蚀作用的研究方法第18-21页
     ·失重法第18-19页
     ·量热法第19页
     ·电化学方法第19-21页
第三章 类吡啶季铵盐的合成与缓蚀效果评价第21-27页
   ·实验部分第21-23页
     ·实验仪器第21页
     ·实验药品第21-22页
     ·试片的预处理第22页
     ·工业盐酸中 HCl 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静态挂片实验第23页
     ·腐蚀速率计算公式第23页
   ·类吡啶季铵盐的制备及提纯第23-25页
     ·合成装置第23-24页
     ·季铵盐的合成第24页
     ·季铵盐的提纯第24-25页
   ·类吡啶季铵盐单剂缓蚀性能评价第25-27页
     ·合成的类吡啶季铵盐粗产物第25页
     ·不同浓度的类吡啶季铵盐缓蚀效果评价第25-27页
第四章 中间产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7-38页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7-28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实验药品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31页
     ·缓蚀剂分子设计第28-29页
     ·合成机理第29-30页
     ·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第30-31页
   ·中间产物的合成与提纯第31-32页
     ·合成装置第31页
     ·中间产物的合成第31页
     ·中间产物的提纯第31-32页
   ·正交试验法确定中间产物的最佳合成条件第32-35页
     ·TLC 法确立反应合成时间第32页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第32-35页
     ·小结第35页
   ·产物相关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结构表征第35-37页
     ·熔点测试第35页
     ·溶解性测试第35-36页
     ·红外图谱及解释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中间产物 2-氨基吡啶合成的最佳条件第37页
     ·产物相关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结构表征结论第37-38页
第五章 吡啶类缓蚀剂的合成与缓蚀效果评价第38-63页
   ·季铵化试剂的优化选择第38-40页
     ·不同季铵化试剂的 2-氨基吡啶季铵盐第38-39页
     ·2-氨基吡啶季铵盐缓蚀效果评价第39-40页
   ·缓蚀剂 HBS-1 的最佳合成条件第40-43页
     ·正交试验的设计第41页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1-43页
   ·正交试验产物的红外解析第43-44页
   ·单因素对静态腐蚀速率的影响第44-48页
     ·反应物料配比对静态腐蚀速率的影响第44-45页
     ·反应时间对静态腐蚀速率的影响第45-46页
     ·合成反应温度对静态腐蚀速率的影响第46-47页
     ·反应 pH 值对静态腐蚀速率的影响第47-48页
   ·HBS-1 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评价第48-51页
     ·缓蚀剂 HBS-1“合规性”评价第48-49页
     ·缓蚀剂 HBS-1 抗盐酸浓度能力评价第49-50页
     ·HBS-1 缓蚀剂的抗温性能评价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缓蚀剂的复配及效果评价第52-58页
     ·分散剂筛选和正交试验设计第52-54页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56页
     ·基于正交试验的配方修正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HBS-2 缓蚀剂缓蚀效果评价和经济成本评估第58-61页
     ·HBS-2 在不同浓度盐酸下的缓蚀效果评价第58页
     ·HBS-2 缓蚀剂与两种商用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比较第58-60页
     ·HBS-2 缓蚀剂的成本评估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3-67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63页
   ·对缓蚀性能评价结果的解释第63-64页
     ·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第63页
     ·腐蚀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第63-64页
     ·酸液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第64页
     ·由不同的季铵化试剂合成的季铵盐缓蚀性能的差异第64页
   ·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缓蚀机理分析第64-65页
   ·建议与展望第65-67页
     ·下一步研究建议第65页
     ·酸化缓蚀剂的发展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详细摘要第73-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铬合金化的J55钢腐蚀特征研究
下一篇:可转位涂层刀片耐用度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