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治疗配合针刺夹脊穴及局部围刺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资料研究 | 第12-49页 |
| 1 传统医学对带状疱疹病的认识 | 第12-41页 |
| ·古代文献部份 | 第12-31页 |
| ·相关论述 | 第12-14页 |
| ·个人对古代文献论述之分析讨论 | 第14-19页 |
| ·古代文献病名出处整理 | 第19页 |
| ·个人对古代文献所提及病因病机之总结及分析 | 第19-21页 |
| ·内因 | 第19-20页 |
| ·外因 | 第20页 |
| ·不内外因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页 |
| ·古代文献对于带状疱疹治疗之总结 | 第21-31页 |
| ·古代文献所提及之中药外治法 | 第21-22页 |
| ·个人对古代中药外治法的讨论及分析 | 第22-24页 |
| ·古代文献所提及之中药内服治法 | 第24-25页 |
| ·个人对古代中药内服治法的讨论及分析 | 第25-28页 |
| ·古代文献所提及之针灸治法 | 第28-29页 |
| ·个人对古代针灸治法的讨论及分析 | 第29-31页 |
| ·现代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病的论述 | 第31-41页 |
| ·病因病机与证型 | 第31-32页 |
| ·治疗 | 第32-41页 |
| ·中药外治 | 第32-33页 |
| ·中药内服 | 第33-35页 |
| ·针灸疗法 | 第35-40页 |
| ·现代中医常用之针灸疗法举隅 | 第35-37页 |
| ·个人对现代针灸疗法的一些见解及分析 | 第37-40页 |
| ·调护 | 第40页 |
| ·治疗小结 | 第40-41页 |
| 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病的认识 | 第41-49页 |
| ·概述 | 第41页 |
| ·病因 | 第41页 |
| ·发病机制 | 第41-42页 |
| ·诱发因素 | 第42页 |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42-43页 |
| ·与季节的关系 | 第42页 |
| ·与年龄的关系 | 第42-43页 |
| ·临床表现及特微 | 第43页 |
| ·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 | 第43-44页 |
|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 第44-48页 |
| ·眼带状疱疹 | 第44页 |
| ·耳带状疱疹 | 第44-45页 |
| ·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第45页 |
| ·内脏带状疱疹 | 第45页 |
| ·运动性麻痹 | 第45页 |
| ·泛发性或全身性带状疱疹 | 第45-46页 |
| ·治疗 | 第46页 |
| ·药物治疗 | 第46-47页 |
| ·抗病毒药物 | 第46页 |
| ·营养神经药 | 第46-47页 |
| ·止痛药 | 第47页 |
| ·物理治疗 | 第47-48页 |
| ·红光治疗 | 第47页 |
| ·激光照射治疗 | 第47-48页 |
| ·防护措施和生活指导 | 第48-49页 |
| 前言 | 第49-50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50-92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50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0-55页 |
| ·研究对象 | 第50页 |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50-51页 |
| ·纳入标准 | 第50页 |
| ·排除标准 | 第50-51页 |
| ·剔除标准 | 第51页 |
| ·方法 | 第51-52页 |
| ·分组 | 第51页 |
| ·治疗方法 | 第51-52页 |
| ·对照组 | 第51页 |
| ·治疗组 | 第51-52页 |
| ·观察方法 | 第52页 |
| ·观察指标 | 第52-54页 |
| ·症状体征综合评分 | 第52-54页 |
| ·综合疗效判断标准 | 第54页 |
| ·时效性指标 | 第54页 |
| ·统计方法 | 第54-55页 |
| 3 结果 | 第55-66页 |
| ·一般资料 | 第55页 |
| ·基线比较 | 第55-58页 |
| ·人口学资料分析 | 第55-56页 |
| ·基线可比性分析 | 第56-58页 |
| ·初诊发病天数比较 | 第56页 |
| ·治疗前皮损面积及其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第56页 |
| ·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第56-58页 |
| ·疗效比较及分析 | 第58-66页 |
| ·症状体征综合评分部份 | 第58-62页 |
| ·组间比较及分析 | 第58-59页 |
| ·组内比较及分析 | 第59-62页 |
| ·治疗组(n=18) | 第59-60页 |
| ·对照组(n=15) | 第60-62页 |
| ·综合疗效比较及分析 | 第62-65页 |
| ·治疗一周综合疗效比较及分析 | 第62-63页 |
| ·治疗二周综合疗效比较及分析 | 第63-64页 |
| ·两组治疗一周及治疗二周疗效百分比比较及分析 | 第64-65页 |
| ·时效性指标比较及分析 | 第65-66页 |
| 4 临床观察照片 | 第66-90页 |
| ·对比发病2日内,两组治疗前、中、后之照片 | 第66-71页 |
| ·对比同样发于头面部,两组治疗前、中、后之照片 | 第71-75页 |
| ·治疗组病例数则,治疗前、中、后照片 | 第75-87页 |
| ·治疗组年长重症患者一例 | 第87-90页 |
| 5 结果总结讨论 | 第90页 |
| 6 检讨改进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个人简历 | 第95页 |